有范 >古诗 >夕发阳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夕发阳翟

宋代  梅尧臣  

我行阳翟道,暮雨原上急。
麒麟冢相望,霹雳碑下立。
农耕傍山去,鬼火迸林入。
莫问泉下人,马隤衣更湿。

夕发阳翟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夕发阳翟翻译及注释

《夕发阳翟》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夕阳下离开阳翟道的情景,暮雨急速地落在原野上。诗中提到了麒麟冢和霹雳碑,它们相互对望,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农民在山边耕作的场景,同时描绘了鬼火闪烁于林中的景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愿透露泉下人的事情,只说马背上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阳翟道的离去和暮雨的急速落下,给人一种时光流转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麒麟冢和霹雳碑的描绘,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凸显了历史的厚重和人文的积淀。农民耕作和鬼火闪烁的描写,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自然界中神秘而不可预测的一面。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展示了梅尧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的敏感触觉。

夕发阳翟拼音读音参考

xī fā yáng dí
夕发阳翟

wǒ xíng yáng dí dào, mù yǔ yuán shàng jí.
我行阳翟道,暮雨原上急。
qí lín zhǒng xiāng wàng, pī lì bēi xià lì.
麒麟冢相望,霹雳碑下立。
nóng gēng bàng shān qù, guǐ huǒ bèng lín rù.
农耕傍山去,鬼火迸林入。
mò wèn quán xià rén, mǎ tuí yī gèng shī.
莫问泉下人,马隤衣更湿。


相关内容:

五月二十夜梦尹师鲁

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

五日与陈真卿饮

五日登北山望竞渡

吴资政挽词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五月十日雨中饮
    梅天下梅雨,绥绥如乱丝。梅生独抱愁,四顾无与期。妻孥解我意,草草陈酒卮。槛外百竿竹,新笋高......
  • 西禅院竹
    古寺带修冈,青葱万竿玉。春梢长旧林,夏雨湿新绿。幽禽啸呼杂,晚照阴晴续。解带欲忘归,壶觞欢......
  • 西宫怨
    汉宫中选时,天下谁为校。宠至莫言非,思移难恃貌。一朝居别馆,悔妒何由效。买赋岂无金,其如君......
  • 通判遗新柳
    园柳发新荑,官居雪尚壅。君喜持报春,衰意非旧勇。芳菲即可插,余发惭种种。...
  • 同希深马上口占送九舅入京成亲联句
    之子洛中来,芳樽喜暂开。人夸阿连少,吾愧士衡才。丹阙凤皇去,清川鸿雁回。都门春色美,相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