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07-23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唐代  杜荀鹤  

此中偏称夏中游,时有风来暑气收。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
闲与先生话身事,浮名薄宦总悠悠。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翻译及注释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榴花落尽子规啼,林尽篱墙一径尘。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夏日在这里尤为宜,常有微风吹来凉爽。
山涧底下的松树摇曳着千尺雨,
庭中的竹子像是被秋风撼动着。

我向山深处的寺庙寄去求猿的消息,
向远方的海岛传达乞鹤的信息。
闲暇时我与张山人谈论身世和事情,
浮名虽轻,但总是悠悠不尽。

【诗意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夏日里游览庭院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清新宜人、幽静寂寥的自然景观的喜爱与向往。通过诗句中的山涧松雨、庭院秋风等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夏日意境。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和对修身养性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四句为一组,共分为四组,每组两句,各自描绘了不同的景象。第一组通过榴花落尽、子规啼唱的描述,营造出夏日里榴花凋谢、子规鸣唱的场景,同时强调了大自然的无情无欲。第二组则以林尽篱墙、一径尘的描述,展示了庭院里清幽静谧的景色,同时暗喻了人生的短暂和尘世的浮躁。第三组以山涧松雨、庭中竹子为描写对象,通过松树摇曳的千尺雨、竹子被秋风撼动的美妙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宏伟和生机盎然。第四组则是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追求,通过向深山中的寺庙寄去求猿的消息,以及向远方的海岛传达乞鹤的信息来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修身养性的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浮名虚利的淡然态度和对身世事情的闲谈,以及对浮名薄宦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庭院的景色,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自然、修身养性的心愿。整首诗气氛明快、意境优美,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豪放洒脱和通达自然的风格。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拼音读音参考

xià rì liú tí zhāng shān rén lín tíng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cǐ zhōng piān chēng xià zhōng yóu, shí yǒu fēng lái shǔ qì shōu.
此中偏称夏中游,时有风来暑气收。
jiàn dǐ sōng yáo qiān chǐ yǔ,
涧底松摇千尺雨,
tíng zhōng zhú hàn yī chuāng qiū.
庭中竹撼一窗秋。
qiú yuán jù jì shān shēn sì, qǐ hè shū chuán hǎi pàn zhōu.
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
xián yǔ xiān shēng huà shēn shì, fú míng báo huàn zǒng yōu yōu.
闲与先生话身事,浮名薄宦总悠悠。


相关内容:

夜喜贺兰三见访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小桃园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会中赋得新年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句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见《优古堂诗话》)绿树绕村含细雨,寒潮背郭卷平沙。(《送人》,见......
  •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仇归。片心惆怅清平世,酒市无人问布衣。...
  • 夜月渡江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
  • 赠道者(一作赠送)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 如梦令(宫词)
    翠柏红蕉影乱。月上朱栏一半。风自碧空来,吹落歌珠一串。不见。不见。人被绣帘遮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