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07-19

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

唐代  杜荀鹤  

讽刺  

还乡夫子遇贤侯,抚字情知不自由。
莫把一名专懊恼,放教双眼绝冤仇。
猩袍懒著辞公宴,鹤氅闲披访道流。
犹有九华知己在,羡君高卧早回头。

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

还乡夫子遇贤侯,
抚字情知不自由。
莫把一名专懊恼,
放教双眼绝冤仇。
猩袍懒著辞公宴,
鹤氅闲披访道流。
犹有九华知己在,
羡君高卧早回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杜荀鹤写给钱塘县罗著作判官的献诗。诗人借贤君之口表达了对归乡和回到清贞之风的渴望。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还乡时遇到贤良的朋友。这位朋友抚摸着自己的字和情感,意识到自己无法自由地表达。这里可理解为诗人对于自己文人身份的限制,他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接着,诗人告诫这位贤良之君不要纠结于一份名望,放下一些束缚自己的眼界和短视。诗人希望他可以教育他的眼睛超越个人的冤仇,去拓宽自己的思想。

第四句描写了这位贤人穿着红袍懒散地离开宴会场合,披上师者的衣袍,去探询道德和真理。这可以理解为贤人对于功名利禄的不羁,他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

诗的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仍在九华山的友人仍保持深厚友情的羡慕。他羡慕这位贤人高卧山上,早早回归清雅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描写贤良之君处理功名利禄与精神追求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于归乡和清贞之风的向往。同时也对于朝野之中的风气进行了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推崇和追求。

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拼音读音参考

xiàn qián táng xiàn luó zhù zuò pàn guān
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

huán xiāng fū zǐ yù xián hóu, fǔ zì qíng zhī bù zì yóu.
还乡夫子遇贤侯,抚字情知不自由。
mò bǎ yī míng zhuān ào nǎo,
莫把一名专懊恼,
fàng jiào shuāng yǎn jué yuān chóu.
放教双眼绝冤仇。
xīng páo lǎn zhe cí gōng yàn, hè chǎng xián pī fǎng dào liú.
猩袍懒著辞公宴,鹤氅闲披访道流。
yóu yǒu jiǔ huá zhī jǐ zài, xiàn jūn gāo wò zǎo huí tóu.
犹有九华知己在,羡君高卧早回头。


相关内容: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和元秀才别业书事

刘得仁墓

望远

夜雪泛舟游南溪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近试投所知
    白发随梳落,吟怀说向谁。敢辞成事晚,自是出山迟。拟动如浮海,凡言似课诗。终身事知己,此外复......
  • 题吉涧卢拾遗庄
    主人西游去不归,满溪春雨长春薇。怪来马上诗情好,印破青山白鹭飞。...
  • 题唐兴寺小松
    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
  • 泗上客思
    痛饮复高歌,愁终不奈何。家山随日远,身事逐年多。没雁云横楚,兼蝉柳夹河。此心闲未得,到处被......
  • 秋日闲居寄先达
    到头身事欲何为,窗下工夫鬓上知。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风驱早雁冲湖色,雨挫残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