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夏驾石鼓辞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杨维桢
2025-07-21

夏驾石鼓辞

元代  杨维桢  

周家十圆鼓,散落陈仓野。
犹有夏驾石,盘盘驾之下。
秦鞭血山骨,吴猎焦野火。
夏鼓建不拔,石鸣知者寡。
父老惧谶言,山空石长哑。

夏驾石鼓辞作者简介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夏驾石鼓辞翻译及注释

《夏驾石鼓辞》是元代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夏朝的石鼓为题材,通过描绘石鼓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沉淀与文化遗产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周家十圆鼓,
散落陈仓野。
犹有夏驾石,
盘盘驾之下。
秦鞭血山骨,
吴猎焦野火。
夏鼓建不拔,
石鸣知者寡。
父老惧谶言,
山空石长哑。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兴衰和文化遗产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周家的十个圆鼓已经散落在陈仓的野外,而其中仍然有夏朝的石鼓存在。石鼓被比喻为夏朝的驾车,夏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如今已经远去,但石鼓仍然被保存在历史的盘古之下。

接下来,诗词描绘了秦朝的鞭子抽打下,鲜血淋漓的山骨,在吴朝的猎火中焦烧,但夏鼓依然屹立不倒。这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夏朝文化的坚韧和持久力的赞叹。

然而,夏鼓的声音却寥寥无几人能听到,石鸣知者寡。这里反映了夏朝的历史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只有少数人了解夏朝的文化和历史。

最后两句表达了父老们对于预言的恐惧,山空石长哑。这里可能暗示了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声音,而人们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产生了疑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夏朝的石鼓为象征,通过对历史的叙述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沉淀和文化遗产的敬仰和思索。同时,诗词中还蕴含了对历史流转和人们对历史的关注程度的反思。

夏驾石鼓辞拼音读音参考

xià jià shí gǔ cí
夏驾石鼓辞

zhōu jiā shí yuán gǔ, sàn luò chén cāng yě.
周家十圆鼓,散落陈仓野。
yóu yǒu xià jià shí, pán pán jià zhī xià.
犹有夏驾石,盘盘驾之下。
qín biān xuè shān gǔ, wú liè jiāo yě huǒ.
秦鞭血山骨,吴猎焦野火。
xià gǔ jiàn bù bá, shí míng zhī zhě guǎ.
夏鼓建不拔,石鸣知者寡。
fù lǎo jù chèn yán, shān kōng shí zhǎng yǎ.
父老惧谶言,山空石长哑。


相关内容:

招农篇

送客洞庭西

修月匠歌

鸣筝曲

道人歌


相关热词搜索:石鼓夏驾
热文观察...
  • 香山篇
    放舟脂塘曲,盘游湖上雷。雷鸣湖雨作,还泊香山隈。美人斗香草,上有九畹栽。美人在何所,搴芳招......
  • 道人一亩宅
    道人一亩宅,乃在清江浔。山童解迎客,开户花木深。幽草有远意,仙禽无俗言。剑气或成虎,丹光欲......
  • 箕斗歌
    计孛怯梼杌,紫木背文章。我迕一宿直箕斗,不愁斟酌愁簸扬。斗之柄,实司天;箕之风,由犯月。箕......
  • 秦刑篇
    秦刑悖圣教,其律毒如兵。大汉解倒悬,文网舒急绳。朝仪取杂用,千载骂鄙生。燕石觅玉质,郑调求......
  • 唐刺史
    冒天海国皆王土,万里明珠贡天府。一从官守失仁人,牛马驱除化豺虎。蛮衣有习黄巾帽,蛮旗无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