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成语 >卧薪尝胆的意思_典故_出处_卧薪尝胆成语解释
2025-07-23

卧薪尝胆

wò xīn cháng dǎn

成语解释: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尝,不能读作“cánɡ”。
成语辨形: 薪,不能写作“新”。
成语辨析: ~和“发愤图强”都有决心奋斗;谋求富强的意思。但~含有刻苦自励的意思;它形象而典雅;而“发愤图强”只是浅显的陈说。
近义词: 发愤图强 »、宵衣旰食 »
反义词: 乐不思蜀 »
成语例子: 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成语谜语: 勾践

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

卧薪尝胆

身卧于柴薪,口尝着苦胆。比喻发奋磨砺,时刻不忘雪耻

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报也。——《宋史·胡宏传》

越勾践卧薪尝胆欲报 吴。——《吴越春秋》

国语辞典

越王句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的故事。见《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后用以比喻刻苦自励。《宋史.卷四三五.儒林传五.胡安国传》:「太上皇帝劫制于彊敌,生往死归,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必报也。」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也作「悬胆」、「尝胆」、「尝胆卧薪」。近动心忍性,生聚教训,忍辱负重

卧薪尝胆的网络解释

《卧薪尝胆》是由北京欢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出品,由侯咏执导,陈道明、胡军、安以轩、左小青、贾一平、马精武主演的一部历史剧。

《卧薪尝胆》描写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吴越之争,其中“卧薪尝胆”的典故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励精图治”的象征。于2007年1月10日在中央八套首播。

卧薪尝胆,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卧薪尝胆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

自轻自贱

似玉如花

内省不疚

无偏无陂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计功补过
    本成语的解释 计:考定。过失。考定一个人的功绩以弥补其过失。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
  • 一长一短
    本成语的解释 形容说话絮叨。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王夫人便一长一短问他今......
  • 来日大难
    本成语的解释 表示前途困难重重。 成语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
  • 有始有卒
    本成语的解释 谓做事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 成语出处: 《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
  • 随近逐便
    本成语的解释 就近,图方便。 成语出处: 《隋书李密传》:“若随近逐便,先向东都,唐袆告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