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闻家则堂大参归自北寄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景熙
2025-07-19

闻家则堂大参归自北寄呈

宋代  林景熙  

滨死孤臣雪满颠,冰毡齿尽偶生全。
衣冠万里风尘老,名节千年日月悬。
清泪秋荒辽海鹤,古魂春冷蜀山鹃。
归来亲旧惊相问,禾黍离离夕照边。

闻家则堂大参归自北寄呈作者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闻家则堂大参归自北寄呈翻译及注释

《闻家则堂大参归自北寄呈》是宋代林景熙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滨死孤臣的壮烈情景,表达了对名节的珍视以及对家国的忠诚。

诗词中的诗意表达了孤臣回归故乡的情景。他经历了千辛万苦,承受了严寒的冰雪,但仍然保持着衣冠楚楚的形象。他的名节和忠诚如同千年来的日月一样悬挂在天空,不会改变。诗中还描绘了孤臣的内心世界,他眼含清泪,思乡情切,与辽阔的海鹤一起翱翔;他的古老的灵魂在寒冷的春天中,如同蜀山上的鹃鸟一样孤寂。最后,当他回到故乡时,亲友们惊讶地询问他的遭遇,禾黍在夕阳的映照下渐渐摇曳。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展示了孤臣的忠诚、坚韧和对家国的深情。通过描写孤臣的遭遇和内心世界,诗人林景熙唤起了读者对忠诚和家国情怀的共鸣。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忠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流亡士人的同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其鲜明的形象、独特的意境和感人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忠诚、坚韧和家国情怀的主题,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引发对于忠诚和故乡的思考和感慨。

闻家则堂大参归自北寄呈拼音读音参考

wén jiā zé táng dà cān guī zì běi jì chéng
闻家则堂大参归自北寄呈

bīn sǐ gū chén xuě mǎn diān, bīng zhān chǐ jǐn ǒu shēng quán.
滨死孤臣雪满颠,冰毡齿尽偶生全。
yì guān wàn lǐ fēng chén lǎo, míng jié qiān nián rì yuè xuán.
衣冠万里风尘老,名节千年日月悬。
qīng lèi qiū huāng liáo hǎi hè, gǔ hún chūn lěng shǔ shān juān.
清泪秋荒辽海鹤,古魂春冷蜀山鹃。
guī lái qīn jiù jīng xiāng wèn, hé shǔ lí lí xī zhào biān.
归来亲旧惊相问,禾黍离离夕照边。


相关内容:

闻蝉二首

王修竹监簿名楼曰与造物游命予赋

王监簿陶山祷雨志喜

王监簿南墅新楼落成

王德玉癀上赋牡丹


相关热词搜索:闻家则
热文观察...
  • 闻蝉二首
    近交纸薄云翻手,旧梦冠空雪满颠。却忆画船曾听处,夕阳高柳断桥边。...
  • 五月五日寓嘉禾学宫顾东浦载酒相遇二博士偕
    嘉禾古三辅,积水何苍茫。旧游梦历历,况此逢端阳。束艾肖人形,倾葵抱天常。萧萧老逢掖,得依夫......
  • 喜监簿得陶山舜田
    耕隐山中久卜邻,爱奇不厌买山勤。重华事往人何在,万古春深鸟自耘。间拂岩花问陵谷,独悬茅屋管......
  • 游九锁山·翠蛟亭
    百雷斗我前,八溟覆我后,谁哉擘巨崖,纵此翠蛟走。又疑蜀川下,万骑赴峡口。凭阑神为摇,清寒逼......
  • 游九锁山·大涤洞天
    九锁绝入寰,一峰耸天柱。自从开辟来。着此洞天古。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帝勑守六丁,山夔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