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闻回戈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韦庄
2025-07-18

闻回戈军

唐代  韦庄  

上将鏖兵又欲旋,翠华巡幸已三年。
营中不用栽杨柳,愿戴儒冠为控弦。

闻回戈军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闻回戈军翻译及注释

《闻回戈军》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以及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将打仗后又想归,皇帝已经巡幸了三年。营中不用种柳树,我宁愿戴上儒冠弹奏琴弦。

诗意和赏析:
《闻回戈军》一诗写的是宦海沧桑中的忧思。诗中的上将鏖兵出征,回来后却无法归乡,仍然在营中戍边,想回家又不能回家。而皇帝却已离开京城,长时间巡游各地,将他们忘在了脑后。他们的功绩被人忽略,光荣被抹杀。

诗人通过“愿戴儒冠为控弦”表达了自己无法得到表彰的愿望。他宁愿放弃武功,戴上文人的儒冠,弹奏美妙的琴曲,以求让皇帝能够注意到自己,给予应有的赏赐和重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普通将士的迷茫与无奈,表达了他对功名与荣誉的渴望,并映射出诗人自身的一种现实状况。诗人韦庄自幼聪慧,却因为家境贫寒,没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无法进入仕途,只能以文人的身份写作。诗中的愿望和心境,可理解为诗人对于自己的一种期盼和抱负,希望能够在文学创作上得到认可和赞赏。

《闻回戈军》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同时也通过将将士的遭遇具象化,揭示了当时社会弊端和诗人的自身情感。这种将个体经历与普遍人性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这首诗富有情感共鸣,具有深刻的时代感。

闻回戈军拼音读音参考

wén huí gē jūn
闻回戈军

shàng jiàng áo bīng yòu yù xuán, cuì huá xún xìng yǐ sān nián.
上将鏖兵又欲旋,翠华巡幸已三年。
yíng zhōng bù yòng zāi yáng liǔ, yuàn dài rú guān wèi kòng xián.
营中不用栽杨柳,愿戴儒冠为控弦。


相关内容:

晨兴

悔恨

勉儿子

送卢尚书赴灵武

虚席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贻林铎
    终被春闱屈,低回至白头。寄家僧许岳,钓浦雨移洲。战士曾怜善,豪门不信愁。王孙草还绿,何处拟......
  • 残花
    江头沈醉泥斜晖,却向花前恸哭归。惆怅一年春又去,碧云芳草两依依。...
  • 鸡公帻(去褒城县二十里)
    石状虽如帻,山形可类鸡。向风疑欲斗,带雨似闻啼。蔓织青笼合,松长翠羽低。不鸣非有意,为怕客......
  • 奉使封闽王归京洛
    泥缄紫诰御恩光,信马嘶风出洛阳。此去愿言归梓里,预凭魂梦展维桑。客程回首瞻文陛,驿路乘轺忆......
  • 秋日旅怀寄右省郑拾遗
    永夕愁不寐,草虫喧客庭。半窗分晓月,当枕落残星。鬓发游梁白,家山近越青。知音在谏省,苦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