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闻笛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寇准
2025-07-19

闻笛

宋代  寇准  

平野人归后,孤城日落时。
西风闻一笛,惆怅忆桓伊。

闻笛作者简介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闻笛翻译及注释

《闻笛》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野人归后,孤城日落时。
西风闻一笛,惆怅忆桓伊。

诗意:
这首诗以平野上的人归家和孤城在太阳落山时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惆怅和对逝去的爱人桓伊的怀念之情。

赏析:
《闻笛》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情的思绪。首句描绘了平野上的人们在归家的路上,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孤城在太阳落山时,落寞而凄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诗的重心在于第三、四句。西风吹来一阵孤寂的笛声,激起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已逝爱人桓伊的思念之情。这一情感通过对笛声的描绘得到了表达。这里的笛声是一种象征,它唤起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和与爱人相处的回忆。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已故爱人的怀念之情。平野人归后、孤城日落时等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笛声的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有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也有对逝去爱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的意境凄凉而深沉,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伤和追思之情。

闻笛拼音读音参考

wén dí
闻笛

píng yě rén guī hòu, gū chéng rì luò shí.
平野人归后,孤城日落时。
xī fēng wén yī dí, chóu chàng yì huán yī.
西风闻一笛,惆怅忆桓伊。


相关内容:

望都雨夜

途次方城

题花

送温尚书入洛

送人往岭表


相关热词搜索:闻笛
热文观察...
  • 闻杜宇
    曾为深冤无处雪,长年江上哭青春。平林雨歇残阳后,愁杀天涯去国人。...
  • 掩卷
    掩卷频秋望,无人共展眉。残阳留古树,白鸟下寒池。簪组心还倦,风骚志未衰。登临一长叹,还失渭......
  • 峡中春感
    二年穷峡外,不见帝城春。览照知年老,逢花感恨频。浮荣何足贵,幽别转难伸。终忆归清渭,林泉卜......
  • 夜怀寄友生
    遥夜独无趣,怳然思故交。泉声飞石壁,星影动林梢。志壮难低俗,情闲任献嘲。秋山虽入望,犹不似......
  • 忆樊川
    闲想旧游都似梦,别来秦树又西东。高秋最忆樊川景,稻穗初黄柿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