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为张僓赠阎使臣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昌龄
2025-07-18

为张僓赠阎使臣

唐代  王昌龄  

哀哀献玉人,楚国同悲辛。
泣尽继以血,何由辨其真。
赖承琢磨惠,复使光辉新。
犹畏谗口疾,弃之如埃尘。

为张僓赠阎使臣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为张僓赠阎使臣翻译及注释

译文:为了张僓赠阎使臣,我悲伤地献上这块玉,就像楚国的人一样感受到了悲苦。我哭得眼泪都流尽了,只能用鲜血来继续表达,但还是无法辨别出真相。幸亏有了琢磨和惠赐,再次让光辉重新闪耀。但仍然担心谗言传播得太快,将我的努力弃置于尘埃之中。

诗意:这首诗词是王昌龄为张僓写的一首悼念诗。张僓被任命为使臣,代表唐朝出使辽东。这首诗表达了王昌龄对张僓的敬佩和对其遭遇的同情之情。诗中描述了王昌龄悲痛地献上玉石,并以泪水和鲜血来表达哀伤之情。然后,他感慨地说到得到了命运的眷顾,又恢复了光辉,但对谗言传播的担忧仍然存在。

赏析:这首诗词以哀怨之情表达了王昌龄对张僓的思念和敬意,通过运用明喻和暗喻,赋予了诗词更深的意义。王昌龄用献玉和鲜血来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悲伤。他感慨地说,得到了琢磨和赐予的帮助,使他能够重新展现光辉,但仍然担心谣言的传播。整首诗词通过对不同表达方式的对比,展现了王昌龄内心的深情和对真相的追求。

为张僓赠阎使臣拼音读音参考

wèi zhāng tuǐ zèng yán shǐ chén
为张僓赠阎使臣

āi āi xiàn yù rén, chǔ guó tóng bēi xīn.
哀哀献玉人,楚国同悲辛。
qì jǐn jì yǐ xuè, hé yóu biàn qí zhēn.
泣尽继以血,何由辨其真。
lài chéng zuó mo huì, fù shǐ guāng huī xīn.
赖承琢磨惠,复使光辉新。
yóu wèi chán kǒu jí, qì zhī rú āi chén.
犹畏谗口疾,弃之如埃尘。


相关内容: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宴南亭

诸官游招隐寺

独游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一作高適诗)


相关热词搜索:使臣张僓赠
热文观察...
  • 赠史昭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但有秋水声,愁使心......
  •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旦夕望吾友,如何迅......
  •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京邑多欢娱,衡湘暂......
  • 秋山寄陈谠言
    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黄虫初悲鸣,玄鸟去......
  • 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
    迁客就一醉,主人空金罍。江湖青山底,欲去仍裴回。郭侯未相识,策马伊川来。把手相劝勉,不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