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为文攀讽谏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18

为文攀讽谏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寄冯使君  
朝代:唐代  
作者:贯休  
字数:5  
平仄:平平平仄仄  

【古诗内容】
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
永日烧杉子,无人共此时。
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厘。
唯有桐江守,常怜志不卑。

为文攀讽谏翻译及注释

寄冯使君

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
永日烧杉子,无人共此时。
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厘。
唯有桐江守,常怜志不卑。

诗意:
这首诗是贯休寄给冯使君的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在山风和霜气中行走时的孤独和感慨。诗人在人烟稀少的山林中,静静地倾听着山风和松树上吹过的霜气。他触发到自己对于行走和感受自然的深入思考,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追求。

诗中提到的“烧杉子”可能是指用杉木燃烧来获得温暖。诗人放眼望去,却没有人与他共度这样美好的时光。他以自己的思考和文字,来达到一种对社会的批判,喻意人们忽视了对自然的珍惜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以此来反应自己从容自信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自然风光中的一种独特氛围,诗人通过描绘山风和松枝上的霜气,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感受。

在这自然的背景下,诗人借用自己的诗意来思考社会的现实问题,在表达对于无人共享这样美好时光的遗憾之余,也嘲讽了那些忽视自然和美好事物的人们。

最后,诗人提到了“桐江守”,可能是指自己。诗人谦逊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追求和自己的志向。桐江守常怜志不卑,表达了自己对于坚持真理和追求高尚理想的信念。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感悟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旨在唤起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感悟,同时传达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追求高尚的人生态度。

为文攀讽谏拼音读音参考

jì féng shǐ jūn
寄冯使君

shān fēng yǔ shuāng qì, hào hào mǎn sōng zhī.
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
yǒng rì shāo shān zi, wú rén gòng cǐ shí.
永日烧杉子,无人共此时。
wéi wén pān fěng jiàn, dé dào zài háo lí.
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厘。
wéi yǒu tóng jiāng shǒu, cháng lián zhì bù bēi.
唯有桐江守,常怜志不卑。


相关内容:

无人共此时

永日烧杉子

浩浩满松枝

山风与霜气

窗中无奈何


相关热词搜索:为文攀讽谏
热文观察...
  • 得道在毫厘
    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永日烧杉子,无人共此时。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厘。唯有桐江守,常怜志......
  • 唯有桐江守
    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永日烧杉子,无人共此时。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厘。唯有桐江守,常怜志......
  • 谁礼新坟塔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谁礼新坟塔,萧条渭......
  • 常怜志不卑
    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永日烧杉子,无人共此时。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厘。唯有桐江守,常怜志......
  • 竺卿何处去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谁礼新坟塔,萧条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