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推辞一霎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22

推辞一霎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鹊桥仙赠人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字数:4  
拼音:tuī cí yī shà  
平仄:平平平仄  
分类:鹊桥仙  

【古诗内容】
风流标格,惺松言语,真个十分奇绝。
三分兰菊十分梅,斗合就、一枝风月。
笙簧未语,星河易转,凉夜厌厌留客。
只愁酒尽各西东,更把酒、推辞一霎

推辞一霎翻译及注释

《鹊桥仙(赠人)》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流的标准,聪明的言辞,真的非常奇妙。三分兰花七分菊,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枝美丽的花朵。笙簧还没有奏响,星河已经转动,寒冷的夜晚不愿意留客。只是担心酒喝完了,各自西东去,再推辞一会儿。

诗意:
这首诗是辛弃疾用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兰花、菊花和美酒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风流雅致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忧愁,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风花雪月的意象,将辛弃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融入其中。他以兰花、菊花和美酒作为象征,表达了对优雅和精致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诗中的"斗合"形容兰花和菊花相互辉映,在一枝上形成了美丽的画面,表现了对完美事物的追求和对艺术的赞美。

诗中的"笙簧未语,星河易转"描绘了笙簧未奏响,星河已经转动的情景,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短暂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只愁酒尽各西东,更把酒、推辞一霎"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别离的忧愁,酒作为象征,意味着欢乐和友谊,而推辞则暗示着诗人不愿意离开。

整首诗以婉约清丽的语言,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美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追求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情感。这首诗词既有音乐般的流畅和节奏感,又有意境深远的意义,是辛弃疾作品中的一首佳作。

推辞一霎拼音读音参考

què qiáo xiān zèng rén
鹊桥仙(赠人)

fēng liú biāo gé, xīng sōng yán yǔ, zhēn gè shí fēn qí jué.
风流标格,惺松言语,真个十分奇绝。
sān fēn lán jú shí fēn méi, dòu hé jiù yī zhī fēng yuè.
三分兰菊十分梅,斗合就、一枝风月。
shēng huáng wèi yǔ, xīng hé yì zhuǎn, liáng yè yàn yàn liú kè.
笙簧未语,星河易转,凉夜厌厌留客。
zhǐ chóu jiǔ jǐn gè xī dōng, gèng bǎ jiǔ tuī cí yī shà.
只愁酒尽各西东,更把酒、推辞一霎。


相关内容:

三径新治

只愁酒尽各西东

幸一枝粗稳

吴蚕缠绕

自吐余丝


相关热词搜索:推辞一霎
热文观察...
  • 群花泣尽朝来露
    群花泣尽朝来露。争奈春归去。不知庭下有荼_。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淡中有味清中贵。飞絮残英......
  • 偷得十分春色
    群花泣尽朝来露。争奈春归去。不知庭下有荼_。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淡中有味清中贵。飞絮残英......
  • 争奈春归去
    群花泣尽朝来露。争奈春归去。不知庭下有荼_。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淡中有味清中贵。飞絮残英......
  • 淡中有味清中贵
    群花泣尽朝来露。争奈春归去。不知庭下有荼_。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淡中有味清中贵。飞絮残英......
  • 飞絮残英避
    群花泣尽朝来露。争奈春归去。不知庭下有荼_。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淡中有味清中贵。飞絮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