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桃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无名氏
2025-07-26

题桃源

宋代  无名氏  

舍舟入洞夕阳斜,得见方村八九家。
林锁山环藏屋宇,鸡鸣犬吠隐烟霞。
宁知门有今朝客,可使灯开昨夜花。
共喜相邀询动止,呼童汲水煮山茶。

题桃源翻译及注释

《题桃源》是一首宋代无名氏的诗词,它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桃源景象,流露出对宁静和自然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舍舟入洞夕阳斜,
得见方村八九家。
林锁山环藏屋宇,
鸡鸣犬吠隐烟霞。
宁知门有今朝客,
可使灯开昨夜花。
共喜相邀询动止,
呼童汲水煮山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舍弃舟船,进入一个洞穴般的地方,夕阳斜照。在那里,他发现了数家房屋,形成了一个名为「方村」的小村庄。整个村庄被群山环绕,与世隔绝,只能听到鸡鸣和犬吠声,而烟霞遮掩了一切。诗人不知道村庄的门是否有现代的访客,但他可以想象在那里,灯火将开启夜晚的花朵。作者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希望能与他人分享这份宁静,他呼唤仆人为他取水煮茶。

赏析:
《题桃源》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宜人的桃源村庄,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洞穴、山林、鸡鸣犬吠和烟霞等形象,都展示了一个与尘世隔绝、宁静祥和的场景。通过描绘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人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自然纯真状态的向往。在那个遥远的桃源村庄,没有纷扰和尘嚣,只有静谧和美好。

诗中的「门有今朝客,可使灯开昨夜花」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他人分享桃源的愿望。这两句话既传递了作者对友谊和交流的渴望,也表达了他在那个地方过去的美好回忆。作者希望能有人与他共同分享这片桃源之地,品茗赏景,共同感受其中的宁静与美丽。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宁静和田园生活的追求。它唤起读者对自然、宁静和心灵栖息地的向往,使人们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份宁静和平和的心灵栖息地。

题桃源拼音读音参考

tí táo yuán
题桃源

shě zhōu rù dòng xī yáng xié, dé jiàn fāng cūn bā jiǔ jiā.
舍舟入洞夕阳斜,得见方村八九家。
lín suǒ shān huán cáng wū yǔ, jī míng quǎn fèi yǐn yān xiá.
林锁山环藏屋宇,鸡鸣犬吠隐烟霞。
níng zhī mén yǒu jīn zhāo kè, kě shǐ dēng kāi zuó yè huā.
宁知门有今朝客,可使灯开昨夜花。
gòng xǐ xiāng yāo xún dòng zhǐ, hū tóng jí shuǐ zhǔ shān chá.
共喜相邀询动止,呼童汲水煮山茶。


相关内容:

真珠帘

苏幕遮 依托刘海蟾,见董真人遇仙记

锦堂春 此下原有神光灿修行之士一首未注名

金明池

极相思


相关热词搜索:桃源
热文观察...
  • 题桃源
    忽入桃源景可猜,莫非道士亦曾栽。舟行泝水沿溪进,花映清流夹岸开。石涧有岐封碧草,洞门无俗长......
  • 题桃源
    远近人家尽见招,小童环立总垂髫。玄冰满椀侵肌爽,绛雪堆盘入口消。山内不知今晋代,座中犹自问......
  • 题桃源
    忆前复入武陵溪,野水微茫烟树迷。岩闭不闻仙犬汰,山深惟听鹧鸪啼。神仙悬隔今非昔,乌兔循环东......
  • 泛兰舟
    霜月亭亭时节,野溪开冰灼。故人信付江南,归也仗谁托。寒影低横,轻香暗度,疏篱幽院何在,秦楼......
  • 昼锦堂
    雨洗桃花,风飘柳絮,日日飞满雕檐。懊恼一春幽恨,尽属眉尖。愁闻双飞新燕语,更堪孤枕宿酲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