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石门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郑汝谐
2025-07-24

题石门洞

宋代  郑汝谐  

每移征棹并云根,便觉幽怀谢世喧。
皓色飞来天际雪,红尘不到水边门。
破荒康乐名犹在,纪胜元章字不存。
但有好山容老子,何须更访武陵源。

题石门洞翻译及注释

《题石门洞》是宋代诗人郑汝谐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游历时的心境和感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每移征棹并云根,
便觉幽怀谢世喧。
皓色飞来天际雪,
红尘不到水边门。
破荒康乐名犹在,
纪胜元章字不存。
但有好山容老子,
何须更访武陵源。

诗意:
诗人郑汝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纷扰世俗的疏离和对山水自然的向往。他坐船游历时,每次远离尘嚣,来到幽静的山水之间,就会感到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他看到白皑皑的雪花飘落在天际,感叹红尘浮躁的世界无法触及他所追求的宁静。诗人提到了破荒和康乐,指的是历史上的荒凉和繁华都已经过去,留下的只是名字和记录,而真正能够让人舒心的,是大自然中的美好山川。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如老子所言的好山,已经足够了,不再需要去寻找武陵源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思想境界。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喧嚣世界的疏离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他借景抒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人通过对破荒康乐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最后,他提到了好山和武陵源,表达了对大自然山水的向往,并暗示自己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而含蓄,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它揭示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纷繁世事的疲惫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这首诗词给人以静谧的感觉,引人深思。

题石门洞拼音读音参考

tí shí mén dòng
题石门洞

měi yí zhēng zhào bìng yún gēn, biàn jué yōu huái xiè shì xuān.
每移征棹并云根,便觉幽怀谢世喧。
hào sè fēi lái tiān jì xuě, hóng chén bú dào shuǐ biān mén.
皓色飞来天际雪,红尘不到水边门。
pò huāng kāng lè míng yóu zài, jì shèng yuán zhāng zì bù cún.
破荒康乐名犹在,纪胜元章字不存。
dàn yǒu hǎo shān róng lǎo zi, hé xū gèng fǎng wǔ líng yuán.
但有好山容老子,何须更访武陵源。


相关内容:

题盱眙第一山

水南寺

漫兴

漫兴

家园示弟槱


相关热词搜索:石门洞
热文观察...
  • 纪梦
    包抱乾坤一环堵,拍手千门辉藻黼。编茅何事傍云根,川观岩居天固予。忆昔卧病岁壬午,梦行涧石憩......
  • 和潘良贵题明州三江亭韵
    望远登高万象侵,元戎端不为花寻。未夸驾鹤蓬山路,应壮斩鲸辽海心。不艇鲈肥盘脍玉,危栏客醉椀......
  • 梅氏梅楼
    山云楼头彻夜明,天风吹下读书声。劝君莫把离骚读,见说梅花恨未平。...
  • 早梅
    纷纷蜂蝶莫教知,竹外疏花一两枝。待得枝头春烂熳,便如诗到晚唐时。...
  • 牡丹亭
    绿杨深处两三家,几度凭阑看紫霞。云锦已空烟水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