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庭雨应诏诗诗意和翻译_南北朝诗人沈约
2025-07-29

庭雨应诏诗

南北朝  沈约  

出空宁可图。
入庭位难赋。
非烟复非云。
如丝复如雾。
霢霂裁欲垂。
霏微不能注。
虽无千金质。
聊为一辰趣。

庭雨应诏诗作者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庭雨应诏诗翻译及注释

诗词:《庭雨应诏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沈约

出空宁可图,
入庭位难赋。
非烟复非云,
如丝复如雾。
霢霂裁欲垂,
霏微不能注。
虽无千金质,
聊为一辰趣。

中文译文:
离开空旷的环境更令人愿意追求,
进入庭院的位置却难以得到。
并非是烟雾,也不是云朵,
宛如细丝又如薄雾。
阴霾斜斜地垂下来,
微弱的雨雾无法浸润。
虽然没有千金的珍贵品质,
却成为一种时刻的乐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庭院中的雨景,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美和对庭院环境的喜悦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以表现出雨景的独特之美。

首先,诗的开头写道“出空宁可图”,意味着离开空旷的环境,进入庭院更加令人向往。这种对庭院的向往可能是因为庭院的幽静和美丽。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非烟复非云,如丝复如雾”的描写,以形容雨的特质。雨既不同于烟,也不同于云,而是像细丝一样的雨丝和薄雾。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雨水的柔和和轻盈。

然后,诗中出现了“霢霂裁欲垂,霏微不能注”的描述,写出了雨水的微弱和细腻。雨水像是悬挂在空中的阴霾,却无法浸润到地面。这种描写增加了雨的神秘感和诗情。

最后,诗的结尾写道“虽无千金质,聊为一辰趣”,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美和对庭院雨景的喜爱。这里虽然说雨水没有珍贵的品质,但却成为了一种时刻的乐趣,暗示了作者对于平凡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满足。

整首诗以简洁而细腻的描述,将雨水与庭院环境相结合,通过对雨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庭院环境的喜悦和对细小事物的热爱。读者在阅读诗词时可以感受到雨水的柔和、庭院的宁静,并从中领略到诗人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庭雨应诏诗拼音读音参考

tíng yǔ yìng zhào shī
庭雨应诏诗

chū kōng nìng kě tú.
出空宁可图。
rù tíng wèi nán fù.
入庭位难赋。
fēi yān fù fēi yún.
非烟复非云。
rú sī fù rú wù.
如丝复如雾。
mài mù cái yù chuí.
霢霂裁欲垂。
fēi wēi bù néng zhù.
霏微不能注。
suī wú qiān jīn zhì.
虽无千金质。
liáo wèi yī chén qù.
聊为一辰趣。


相关内容:

江南弄 乐未央

君子行

临高台

梁鼓吹曲 贤首山

咏青苔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初春诗
    扶道觅阳春。相将共携手。草色犹自腓。林中都未有。无事逐梅花。空教信杨柳。且复归去来。含情寄......
  • 伤春诗
    弱草半抽黄。轻条未全录。年芳被禁籞。烟华绕层曲。寒苔卷复舒。冬泉断方续。早花散凝金。初露泫......
  • 咏檐前竹诗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得生君户牖。不愿夹......
  • 麦李诗
    青玉冠西海。碧石弥外区。化为中园实。其下成路衢。在先良足贵。因小邈难逾。色润房陵缥。味夺寒......
  • 咏筝诗
    秦稳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