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天华寺亭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冯时行
2025-07-18

天华寺亭二首

宋代  冯时行  

老去心如水,眼明犹爱山。
偶来出已意,特为破天悭。
能便渺茫处,尽归寻丈间。
公余成践蹂,心事等云閒。

天华寺亭二首作者简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天华寺亭二首翻译及注释

《天华寺亭二首》是宋代冯时行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华渐逝的感慨,同时展示了他对大自然山水的深深热爱。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老去心如水,眼明犹爱山。
偶来出已意,特为破天悭。
能便渺茫处,尽归寻丈间。
公余成践蹂,心事等云閒。

诗意: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年老之后心境的变化。他感叹时间的流逝,用心如水来形容自己的内心状态,表示已经老去。尽管如此,他的眼睛仍然保持着敏锐,仍然热爱山水之美。诗人表示,有时候他会偶然间抽离尘嚣,超脱纷扰,去寻找内心的宁静。然而,这种追求内心安宁的意愿却常常受到现实的限制。最后,作者提到他的心事犹如云一般飘忽不定,等待着时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方式,传递了作者年老的心境以及对山水的热爱。作者将自己的心境比喻为水,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自己的渐渐衰老。然而,他的眼睛仍然保持着敏锐,对自然山水的美丽仍然怀有深深的感慨和喜爱。诗人通过将自然景观与自己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示了他对山水之间的情感共鸣。他抽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但常常受到现实的限制,这也是许多人在追求内心自由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作者以云的形象来形容自己的心事,揭示了他内心的纷乱和不安。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和内心追求的思考,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天华寺亭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tiān huá sì tíng èr shǒu
天华寺亭二首

lǎo qù xīn rú shuǐ, yǎn míng yóu ài shān.
老去心如水,眼明犹爱山。
ǒu lái chū yǐ yì, tè wèi pò tiān qiān.
偶来出已意,特为破天悭。
néng biàn miǎo máng chù, jǐn guī xún zhàng jiān.
能便渺茫处,尽归寻丈间。
gōng yú chéng jiàn róu, xīn shì děng yún xián.
公余成践蹂,心事等云閒。


相关内容:

送张仁甫见何少卿续郎中二首

送张仁甫见何少卿续郎中二首

送同年杨元直持宪节湖南二首

送同年杨元直持宪节湖南二首

送何子应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华寺亭
热文观察...
  • 天华寺亭二首
    一亭开浩荡,千载纳幽閒。日色射丹巘,秋姿凝翠鬟。人家屏上见,鹭点镜中还。冷宦惊人眼,无妨饱......
  • 云安下岩二首
    系缆江沙静,杖藜岩谷春。花依竹色好,草入涨痕新。占笋苔初破,尝梅客遽颦。篙师勿槌鼓,幽兴苦......
  • 云安下岩二首
    曩游成断梦,再至是陈人。揽影追前迹,寻诗指旧尘。孤松难破冻,细草易生春。晴日江天好,凭栏愁......
  • 茶岭
    翠岭依然在,芳根久已陈。山灵如感旧,亦合厌荆榛。...
  • 楚甸江头望雪晴二首
    岁暮风欺客,天开日解围。雪消无奈白,云细不禁飞。目尽江无尽,吾归雁亦归。晓来清彻骨,尘物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