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尹焕
2025-07-24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

宋代  尹焕  

唐多令  

苹末转清商。
溪声供夕凉。
缓传杯、催唤红妆。
慢绾乌云新浴罢,裙拂地、水沈香。
歌短旧情长。
重来惊鬓霜。
怅绿阴、青子成双。
说著前欢佯不采,飏莲子、打鸳鸯。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作者简介

[约公元一二三一年前后在世]字惟晓,山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绍定中前后在世。嘉定十年(公元一二一七年)进士。自几漕除右司郎官。与吴文英唱和。当未第时,游苕溪恋一妓女。十年再往,则已为人所据,且已生子,而犹挂名籍中。于是假郡将命召之,久而始来,颜色瘁赧,相对若不胜情。焕作唐多令赠之,为时盛传。焕的著作,有梅津集,《绝妙好词笺》其词多酸苦之辞。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
苔末转清商,溪水声在凉风中流淌。慢慢递过酒杯,唤起红妆佳人。裙摆轻轻挥动,云彩洗过,香气漫溢。唱完短歌,即使旧情依旧长久。重逢时,惊觉鬓角上已有霜。悲伤绿荫中,青子成双。曾说过不采撷前欢,如今抛洒着莲子,打乱鸳鸯。

诗意: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流淌的溪水之景,以及在这里发生的一段佳人和诗人之间的往事。溪水清澈,风凉宜人,唤起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佳人们的舞姿轻盈,优美,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但在岁月流转中,诗人已感觉到时光的流逝,带来了一丝忧伤。尽管诗人曾发誓不再怀旧,但最终还是不禁泛起了对过去的思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苕溪的景色以及其中发生的故事,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爱情的追忆。溪水清澈流淌,如同时光的流逝一般,将过去的美好时光带走。红妆佳人的出现,是诗人情感的触发点,触动了他对过去爱情的回忆。诗人用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描绘了佳人们轻盈的舞姿和美丽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青春逝去的感慨。最后,诗人忍不住泛起对鸳鸯之恋的思念之情,打破了自己之前的誓言。这首诗以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的回忆,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逝去时光和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拼音读音参考

táng duō lìng tiáo xī yǒu mù zhī zhī gǎn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

píng mò zhuǎn qīng shāng.
苹末转清商。
xī shēng gōng xī liáng.
溪声供夕凉。
huǎn chuán bēi cuī huàn hóng zhuāng.
缓传杯、催唤红妆。
màn wǎn wū yún xīn yù bà, qún fú dì shuǐ shěn xiāng.
慢绾乌云新浴罢,裙拂地、水沈香。
gē duǎn jiù qíng zhǎng.
歌短旧情长。
chóng lái jīng bìn shuāng.
重来惊鬓霜。
chàng lǜ yīn qīng zǐ chéng shuāng.
怅绿阴、青子成双。
shuō zhe qián huān yáng bù cǎi, yáng lián zǐ dǎ yuān yāng.
说著前欢佯不采,飏莲子、打鸳鸯。


相关内容:

念奴娇

鹧鸪天(寿吴倅·九月初七)

谒金门

多丽

玲珑四犯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谒金门
    花似匝。两点翠蛾愁压。人又不来春且恰。谁留春一霎。消尽水沉金鸭。写尽杏笺红蜡。可奈薄情如此......
  • 望江南
    西方好,群鸟美音声。华下和鸣歌六度,光中哀雅攒三乘。闻者悟无生。三恶道,犹自不知名。皆是佛......
  • 洞仙歌
    卖花檐上,菊蕊金初破。说是重阳怎虚过。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家乡煞远......
  • 壶中天(寿陈碧山·十一月十五日)
    骑鲸直上,问姮娥何日,天生英杰。笑下琼楼,还报道,甫近迎长佳节。万里无云,一天如水,拥出新......
  • 满庭芳(元夕上邵武王守子文)
    草木生春,楼台不夜,团团月上云霄,太平官府,民物共逍遥。指点江梅一笑,几番负、雨秀风娇。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