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苏州十咏其二·木兰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范仲淹
2025-07-26

苏州十咏其二·木兰堂

宋代  范仲淹  

堂上列歌锺,多惭不如古。
却羡木兰花,曾见霓裳舞。

苏州十咏其二·木兰堂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苏州十咏其二·木兰堂翻译及注释

《苏州十咏其二·木兰堂》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苏州木兰堂的景致,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木兰花的羡慕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堂上列歌锺,多惭不如古。
却羡木兰花,曾见霓裳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州木兰堂为背景,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文化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惋惜之情。

首句“堂上列歌锺,多惭不如古。”表明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在古代,堂上的歌舞表演是一种文化盛宴,而现在的歌舞锺鼓则显得相形见绌,作者因此感到惭愧。这句话也暗示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现代文化的失望。

接下来的两句“却羡木兰花,曾见霓裳舞。”表达了作者对木兰花的羡慕之情。木兰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而霓裳舞则是古代宫廷舞蹈的代表。作者曾经亲眼见过霓裳舞的表演,对这种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向往和羡慕之情。通过对木兰花和霓裳舞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苏州木兰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现实的失望之情。同时,通过对木兰花和霓裳舞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艺术的向往和羡慕之情。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文化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苏州十咏其二·木兰堂拼音读音参考

sū zhōu shí yǒng qí èr mù lán táng
苏州十咏其二·木兰堂

táng shàng liè gē zhōng, duō cán bù rú gǔ.
堂上列歌锺,多惭不如古。
què xiàn mù lán huā, céng jiàn ní cháng wǔ.
却羡木兰花,曾见霓裳舞。


相关内容:

送吴安道学士知崇州

送邢昂处士南游

送魏介之江西提点

四民诗其一·士

升上人碧云轩


相关热词搜索:兰堂苏州其二
热文观察...
  • 苏州十咏其七·太湖
    有浪即山高,无风还练静。秋宵谁与期,月华三万顷。...
  • 苏州十咏其六·灵岩寺
    古来兴废一愁人,白发僧归掩寺门。越相烟波空去雁,吴王宫阙半啼猿。春风似旧花犹笑,往事多遗石......
  • 匣剑
    灵剑经年匣,决云谁为高。报分别有道,何认问吹毛。...
  • 依韵答并州郑大资见寄
    节製重并汾,淹留又见春。年高成国老,道在乐天真。风韵应如旧,精明迥绝伦。致君心未展,宁是式......
  • 行歌
    行歌春满路,坐歌春满园。花前人自乐,桃李岂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