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所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商隐
2025-07-22

所居

唐代  李商隐  

窗下寻书细,溪边坐石平。
水风醒酒病,霜日曝衣轻。
鸡黍随人设,蒲鱼得地生。
前贤无不谓,容易即遗名。

所居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所居翻译及注释

诗词《所居》是李商隐所写,描绘了作者清静、舒适的居所。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窗下寻书细,
溪边坐石平。
水风醒酒病,
霜日曝衣轻。
鸡黍随人设,
蒲鱼得地生。
前贤无不谓,
容易即遗名。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清静、舒适的居所。他在窗下翻找书籍,坐在溪边的平石上。水风的吹拂使他从酒意中醒来,感到精神焕发。他晒衣时,霜光轻柔地洒在衣物上。鸡和黍谐音,表达了作者家常的安定。蒲鱼在水中自得其乐,也展示了作者安居乐业的态度。作者认为,只要生活得宁静舒适,即使不刻意追求名望,也会长久地被人们铭记。

赏析:
《所居》通过描绘作者清静舒适的居所,展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他不追逐名利,而是享受平凡的生活,注重内心的宁静和平和。“窗下寻书细,溪边坐石平。”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亲近。作者用“水风醒酒病,霜日曝衣轻。”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以及作者在其中感受到的快乐和满足。诗的最后两句则点出了作者平凡而有价值的生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尊重。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生活态度,赞美了舒适宁静的居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体现了作者心境的宁静平和。《所居》从细节中抒发真情实感,以朴素、真实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传统文化的追求。

所居拼音读音参考

suǒ jū
所居

chuāng xià xún shū xì, xī biān zuò shí píng.
窗下寻书细,溪边坐石平。
shuǐ fēng xǐng jiǔ bìng, shuāng rì pù yī qīng.
水风醒酒病,霜日曝衣轻。
jī shǔ suí rén shè, pú yú de dì shēng.
鸡黍随人设,蒲鱼得地生。
qián xián wú bù wèi, róng yì jí yí míng.
前贤无不谓,容易即遗名。


相关内容:

镜槛

送越州高录事

和人题真娘墓(真娘吴中乐妓墓在虎丘山下寺中)

江上逢友人

登霍山驿楼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
    一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
  • 泛五云溪
    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急濑鸣车轴,微波漾......
  •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江鱼朔雁长相忆,秦树嵩云自不知。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
  • 龙翔寺寄李频
    钟声南北寺,不道往来遥。人事因循过,时光荏苒销。悬灯洒砌雨,上阁绕云雕。即是洲中柳,嘶蝉急......
  • 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水急愁无地,山深故有云。那通极目望,又作断肠分。郑驿来虽及,燕台哭不闻。犹馀遗意在,许刻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