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孙威敏公挽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4

孙威敏公挽辞

宋代  王安石  

功名一世事,兴废岂人谋。
重为苍生起,终随逝水流。
凄凉归部曲,零落掩山丘。
许国言犹在,奸谀可使羞。

孙威敏公挽辞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孙威敏公挽辞翻译及注释

《孙威敏公挽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王安石。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孙威敏公的挽词,描绘了功名事业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以及对逝去的岁月和失散的部曲的凄凉感叹。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功名一世事,兴废岂人谋。
重为苍生起,终随逝水流。
凄凉归部曲,零落掩山丘。
许国言犹在,奸谀可使羞。

诗意:
这首诗词以悲凉的语调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功名的虚幻。作者通过描述孙威敏公的生平和不同阶段的经历,表达了对功名事业的思考和对人生短暂性的感慨。诗中呼应了人生起伏不定的命运,以及功成名就后随着岁月逝去的无奈。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逝去的岁月和失去的部曲的悲凉之情,暗示了人生的离散和无常。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功名事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使用对仗工整的词句和平仄押韵的修辞手法,诗人将复杂的思想表达得简练而深刻。诗中的对仗和押韵使得诗词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增强了诗意的表达力。

诗词通过对功名事业的思考,表达了功名虚幻、人生短暂的主题。诗人对功名的看法较为冷静,认为功名兴废并非完全由个人的谋略所能决定,而是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他强调重要的是为苍生尽力,而功名则如逝水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

诗中描绘了归部曲的凄凉和山丘上零落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离散境遇的感伤,凸显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苦楚。最后两句提到许国言仍然存在,但奸谀之辈可以使其羞愧,反映了作者对于时世的不满和对奸佞之徒的嗤笑。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功名事业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逝去岁月和离散命运的凄凉之情。它既展示了宋代社会的特点,又具有普遍的人生哲理,给人以深思。

孙威敏公挽辞拼音读音参考

sūn wēi mǐn gōng wǎn cí
孙威敏公挽辞

gōng míng yī shì shì, xīng fèi qǐ rén móu.
功名一世事,兴废岂人谋。
zhòng wèi cāng shēng qǐ, zhōng suí shì shuǐ liú.
重为苍生起,终随逝水流。
qī liáng guī bù qǔ, líng luò yǎn shān qiū.
凄凉归部曲,零落掩山丘。
xǔ guó yán yóu zài, jiān yú kě shǐ xiū.
许国言犹在,奸谀可使羞。


相关内容:

宿雨

送章宏

送周都官通判湖州

送杨骥秀才归鄱阳

送裴如晦宰吴江


相关热词搜索:挽辞孙威敏
热文观察...
  • 陶缜菜示德逢
    江南种菜漫阡陌,紫芥绿菘何所直。陶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北山老圃不外慕,但守荒畦斸......
  • 题半山寺壁二首
    我行天即雨,我止雨还住。雨岂为我行,邂逅与相遇。...
  • 题半山寺壁二首
    寒时暖处坐,热时凉处行。众生不异佛,佛即是众生。...
  • 题定林壁怀李叔时
    云与渊明出,风随御寇还。燎炉无伏火,蕙帐冷空山。...
  • 题中书壁
    夜开金钥诏辞臣,对御抽毫草帝纶。须信朝家重儒术,一时同榜用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