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宿浚仪公湖亭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杨载
2025-07-18

宿浚仪公湖亭

元代  杨载  

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矶。
雨余不遣浓云散,犹向前山拥翠微。

宿浚仪公湖亭作者简介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宿浚仪公湖亭翻译及注释

《宿浚仪公湖亭》是元代诗人杨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两两三三白鸟飞,
背人斜去落渔矶。
雨余不遣浓云散,
犹向前山拥翠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浚仪公湖亭宿留时的景象。诗人看到一群群的白鸟,成对成群地飞翔,背对着人群朝着渔矶降落。诗人观察到天空中还残留着一些雨云,没有被风吹散,而是聚集在山前,为山峦增添了一抹婆娑的翠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湖亭宿留时的景象,展示了元代山水诗的特点。诗中的白鸟飞翔,背对着人群,给人一种自由自在、超脱尘俗的感觉。白鸟的形象与渔矶相呼应,渔矶是人类的劳作场所,而白鸟却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对比凸显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差异和和谐共存的关系。

诗中的雨云没有被风吹散,而是聚集在前山,形成了一片浓郁的翠绿。这种景象给人以宁静、凉爽的感觉,也使得整个诗境更加丰富和鲜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美的深深赞叹。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展示了元代山水诗的特点,即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唤起读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宿浚仪公湖亭拼音读音参考

sù jùn yí gōng hú tíng
宿浚仪公湖亭

liǎng liǎng sān sān bái niǎo fēi, bèi rén xié qù luò yú jī.
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矶。
yǔ yú bù qiǎn nóng yún sàn, yóu xiàng qián shān yōng cuì wēi.
雨余不遣浓云散,犹向前山拥翠微。


相关内容:

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

水龙吟 式古堂书画考卷十八

太常引 和王治书仲安

念奴娇 连日雪意凄迷,云未解驳,仆与勉夫

江城子 余与勉夫应酬,人事之余,颇浮沉於


相关热词搜索:湖亭
热文观察...
  • 春晚喜晴
    积雨俄经月,新晴始见春。苍苔侵别墅,绿水过比邻。性僻居宜远,身闲景易亲。无诗排世累,有酒纵......
  • 赠孙思顺
    天涯相遇两相知,对榻清谈玉屑霏。芳草漫随愁共长,青春不与客同归。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栊燕......
  • 题沈君湖山春晓图诗卷
    迤逦沙堤接画桥,东风杨柳暗长条。莺随玉笛声偏巧,马受金羁气益骄。舞榭歌台临道路,佛宫仙馆入......
  • 暮春游西湖北山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
  • 浣溪沙 谢张鲁瞻惠纸笔和来韵
    湘管娟娟弱凤翎。霜毛楚楚醉猩英。就中心早可人情。渐老江淹无好梦,输他年少意纵横。只堪闲写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