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杨炯
2025-07-22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

唐代  杨炯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
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
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作者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雁门归去远,
垂老脱袈裟。
萧寺休为客,
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
黄槿四时花。
别怨应无限,
门前桂水斜。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炯写给禅宗高僧杨处士送行的诗。杨炯以禅宗的语言表达了对杨处士的善意和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杨处士远离雁门,摆脱了尘世的束缚,脱下了僧袍,离开了萧寺,而选择了曹溪作为新的居所。诗人以绿琪树千年长青、黄槿花四季绽放的形象,表达了对杨处士修行道路的祝愿和赞美。最后一句诗提到了桂水斜,传达出离别之情的无限哀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表达方式,描绘了杨处士离开萧寺、迁往曹溪的情景,并表达了诗人对他的祝福和惋惜之情。诗中运用了绿琪树和黄槿花等象征性的意象,给人一种禅宗修行者超脱尘世的感觉。最后一句诗以桂水斜作为离别的背景,使整首诗更具有禅宗情调和离别的忧伤之感。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表达方式,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离世俗而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追求,并传达了人生离别的情感。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áng chǔ shì fǎn chū bǔ jū qǔ jiāng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

yàn mén guī qù yuǎn, chuí lǎo tuō jiā shā.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
xiāo sì xiū wèi kè, cáo xī biàn jì jiā.
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lǜ qí qiān suì shù, huáng jǐn sì shí huā.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
bié yuàn yīng wú xiàn, mén qián guì shuǐ xié.
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相关内容:

送梓州周司功

送郑州周司空

送丰城王少府

登荆州城望江二首

答太常靳博士见赠一绝


相关热词搜索:曲江卜居处士
热文观察...
  • 游废观
    青幛倚丹田,荒凉数百年。独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药败金炉火,苔昏玉女泉。岁时无壁画,朝夕有......
  • 和石侍御山庄
    烟霞非俗宇,岩壑只幽居。水浸何曾畎,荒郊不复锄。影浓山树密,香浅泽花疏。阔堑防斜径,平堤夹......
  • 雨从箕山来
    雨从箕山来,倏与飘风度。晴明西峰日,绿缛南溪树。此时客精庐,幸蒙真僧顾。深入清净理,妙断往......
  • 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
    鶺鴒有旧曲,调苦不成歌。自叹兄弟少,常嗟离别多。尔寻北京路,予卧南山阿。泉晚更幽咽,云秋尚......
  • 初至崖口
    崖口众山断,嶔崟耸天壁。气冲落日红,影入春潭碧。锦缋织苔藓,丹青画松石。水禽泛容与,岩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