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28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

唐代  岑参  

早岁即相知,嗟君最后时。
青云仍未达,白发欲成丝。
小店关门树,长河华岳祠。
弘农人吏待,莫使马行迟。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翻译及注释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 唐代 岑参**

诗的原文如下:
早岁即相知,嗟君最后时。
青云仍未达,白发欲成丝。
小店关门树,长河华岳祠。
弘农人吏待,莫使马行迟。

**译文**:
我们从年轻时就互相认识,现在我为你的离别感叹。
你仍未登上成功的“青云”(即高官),而你的头发已渐白。
在那小村的关口有那密集的树木,长河旁有那华美的岳祠。
弘农(即虢州)的百姓和官员都在等待你,不要让你的马走得太慢了。

**诗意及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为王七这位友人送别所作。其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期盼。

首两句,表现了两人友情的深厚,而“青云仍未达,白发欲成丝”这一句,表露了对友人的遗憾,他还未走上成功之路,已经逐渐步入老年。

后两句描写了路上的风景和虢州的期待,表现了王七前途的光明和期望他能够快速赴任的心情。诗中的“青云”和“白发”是对比,用来表达时光流逝,机不可失的意思。而“小店关门树”和“长河华岳祠”则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出行画面。

总体来看,岑参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写出了对友情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遗憾、对友人未来的期盼,使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áng qī lù shì fù guó zhōu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

zǎo suì jí xiāng zhī, jiē jūn zuì hòu shí.
早岁即相知,嗟君最后时。
qīng yún réng wèi dá, bái fà yù chéng sī.
青云仍未达,白发欲成丝。
xiǎo diàn guān mén shù, cháng hé huá yuè cí.
小店关门树,长河华岳祠。
hóng nóng rén lì dài, mò shǐ mǎ xíng chí.
弘农人吏待,莫使马行迟。


相关内容:

送扬州王司马

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

送江陵黎少府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卫荆州


相关热词搜索:王七录
热文观察...
  •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相去关城近,何时更......
  •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
    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驿舫宿湖月,州城浸海云。青门酒楼上,欲别醉......
  • 送崔主簿赴夏阳
    常爱夏阳县,往年曾再过。县中饶白鸟,郭外是黄河。地近行程少,家贫酒债多。知君新称意,好得奈......
  • 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
    女几知君忆,春云相逐归。草堂开药裹,苔壁取荷衣。老竹移时小,新花旧处飞。可怜真傲吏,尘事到......
  • 送怀州吴别驾
    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覃怀人总喜,别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