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上虞孙主簿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3

送上虞孙主簿

宋代  梅尧臣  

稽山参云深,剡水与天碧。
行将啼鸟亲,翫不游鳞隔。
况世住新安,又尝为粤客。
风物知所谙,穷幽梯翠壁。

送上虞孙主簿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上虞孙主簿翻译及注释

《送上虞孙主簿》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稽山参云深,
剡水与天碧。
行将啼鸟亲,
翫不游鳞隔。
况世住新安,
又尝为粤客。
风物知所谙,
穷幽梯翠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场景,诗人送别虞孙主簿。稽山高耸,云雾缭绕,剡水清澈,与天空融为一体。行将离别时,啼鸟似乎也感到亲切,而诗人却无法再欣赏到游动的鱼鳞。诗人不仅是一个世外之人,还曾在新安居住过,也曾作为粤客在广东旅居。他对风景的熟悉使他能够深刻体会到这片山水的美丽和幽静。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所离别之地的眷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山水之美和离别之情。稽山和剡水被描绘得如此清晰,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将离别的伤感与对美景的赞美相结合。诗中的"啼鸟亲"和"游鳞隔"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近感,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无法再次相见的遗憾。诗人的身份转变也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层次,他曾在新安居住过,又作为粤客在广东旅居,这使他对风景的了解更加深入,也增添了对离别之地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情感和对离别之地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美的追求。

送上虞孙主簿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hàng yú sūn zhǔ bù
送上虞孙主簿

jī shān cān yún shēn, shàn shuǐ yǔ tiān bì.
稽山参云深,剡水与天碧。
xíng jiāng tí niǎo qīn, wán bù yóu lín gé.
行将啼鸟亲,翫不游鳞隔。
kuàng shì zhù xīn ān, yòu cháng wèi yuè kè.
况世住新安,又尝为粤客。
fēng wù zhī suǒ ān, qióng yōu tī cuì bì.
风物知所谙,穷幽梯翠壁。


相关内容:

送僧惠思

送僧游庐山

送潘司封知解州

送汝阴宰孙寺丞

送裴节推归京


相关热词搜索:上虞孙主簿
热文观察...
  • 送石昌言舍人还蜀拜扫
    紫微星宿何煌煌,掖垣华阁上相当。舍人亦与泰阶近,两两联裾如雁行。其间飞星入王垒,天子锡告归......
  • 送少卿张学士知洪州
    朱旗画舸一百尺,五月长江水拍天。稳去先应望庐岳,暂来谁复见龙泉。阁经吏部重为记,山识吴天旧......
  • 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
    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今来送归秋风後,秋风搣搣沙满川。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
  • 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
    燕然山北大单于,汉家皇帝与玺书。持书大夫腰金鱼,飞龙借马出国都。胡沙九月草已枯,草上霜花如......
  • 送石昌言学士
    混混拍堤瓜蔓水,轩轩衔尾挂樯船。使君东下只朝夕,父老走迎无後先。古堞秋耕拾铜镞,长淮瀑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