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僧恬归灵隐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7-19

送僧恬归灵隐

明代  高启  

游方应未久,柳色变新年。
在路逢春雪,还山访冷泉。
钟催投寺锡,灯照泊江船。
法意休多问,无言即是禅。

送僧恬归灵隐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送僧恬归灵隐翻译及注释

《送僧恬归灵隐》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送别僧人恬归灵隐寺的情景,表达了对僧人修行生活的赞美和对禅宗思想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游方应未久,柳色变新年。
在路逢春雪,还山访冷泉。
钟催投寺锡,灯照泊江船。
法意休多问,无言即是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诗人与僧人的别离,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思考和赞美。

诗词的诗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游方应未久,柳色变新年:诗人表达了僧人游历的生活方式,暗示了僧人对尘世的超脱和追求内心的宁静。柳色变新年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2. 在路逢春雪,还山访冷泉:诗人描绘了诗人与僧人在路上相遇的情景,春雪的出现增添了一丝清寒之感。还山访冷泉则表达了僧人追求清净和修行的决心。

3. 钟催投寺锡,灯照泊江船:诗人描述了送别时钟声催促僧人投入寺庙生活的情景,灯光照亮了停泊在江边的船只,象征着禅宗修行的指引和引导。

4. 法意休多问,无言即是禅:诗人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赞美。法意休多问表示不要过多地追问禅宗的奥义,无言即是禅则强调了禅宗修行的本质是超越言语和思维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禅宗修行的场景,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赞美和对僧人修行生活的敬佩。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也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送僧恬归灵隐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ēng tián guī líng yǐn
送僧恬归灵隐

yóu fāng yīng wèi jiǔ, liǔ sè biàn xīn nián.
游方应未久,柳色变新年。
zài lù féng chūn xuě, hái shān fǎng lěng quán.
在路逢春雪,还山访冷泉。
zhōng cuī tóu sì xī, dēng zhào pō jiāng chuán.
钟催投寺锡,灯照泊江船。
fǎ yì xiū duō wèn, wú yán jí shì chán.
法意休多问,无言即是禅。


相关内容:

晚次西陵馆

送董湖州

效唐人赠边将

赋得履送衍上人

咏夏冰


相关热词搜索:灵隐
热文观察...
  • 江上寄王校书行
    寥落旧欢违,江边独掩扉。邻家闻暮笛,客舍试春衣。宿鸟归山乱,行人渡水稀。相思比花絮,斜日绕......
  • 留别李侯
    梅发津亭壮,春随使节回。线多游子服,酒滴故人杯。钟送横江雨,车盘出峡雷。平生感知己,临别更......
  • 送孙主簿之德清孙善琴
    山水匝秋城,君行思已清。道逢迎吏拜,田杂戍人耕。地远知边信,家贫称县名。应携一琴去,相和长......
  • 寄熹公
    禅居紫阁阴,欲去问安心。野岸随流曲,山门隐树深。千灯燃雨塔,一磬出风林。想见跏趺处,云多不......
  • 送王才归钱塘
    南归犹落魄,北上已蹉跎。草草官亭酒,劳劳客路歌。亲知今日少,山水故乡多。匕首空留在,酬恩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