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25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宋代  司马光  

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
田园示芜没,邻曲有光辉。
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
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翻译及注释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
田园示芜没,邻曲有光辉。
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
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蒲中舍的送别之情。蒲中舍是司马光的朋友,他长期以来在政务上屈膝低头,感到厌倦。现在,他像一只黄鹄一样自由地飞翔,离开了繁忙的政务。蒲中舍离开后,他的田园生活变得荒芜,而邻曲却充满了光辉。诗人回顾了蒲中舍过去的奋斗,他曾经穿着儒衣离开政务,现在却又回到了朝廷中。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知足常乐的珍视,认为能够得到这样的生活已经很稀有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蒲中舍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田园生活的向往。蒲中舍在政务上长期劳累,感到疲惫不堪,因此他离开了政务,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黄鹄一样飞翔。诗人通过描绘蒲中舍的离去,表达了对繁忙政务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田园示芜没,邻曲有光辉,形象地对比了蒲中舍离开后的田园和朝廷的不同景象。最后,诗人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知足常乐的重要性,认为能够得到这样的生活已经很稀有了。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足常乐的珍视。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pú zhōng shè zhì zhèng guī shǔ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yàn kǔ zhé yāo jiǔ, piāo rán huáng gǔ fēi.
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
tián yuán shì wú méi, lín qū yǒu guāng huī.
田园示芜没,邻曲有光辉。
xī fèn rú yī qù, jīn yū cháo fú guī.
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
rén shēng guì zhī zú, dé cǐ yǐ wèi xī.
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


相关内容: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送刘仪先辈大名尉

送惠思归钱塘

送酒与范尧夫

送次道能判西京


相关热词搜索:蒲中舍
热文观察...
  •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念昔两髦日,乌奴同燕游。随时自有乐,何物可为愁。岂意今头白,相逢欲涕流。凭君访题壁,好在水......
  • 送孟著作知济阴
    圣主焦劳意,谁云百里轻。东州比灾害,剧令选精明。水去良田阔,人旭旅谷生。闾閻还旧观,鸡犬变......
  •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
  • 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
    问望簪绅旧,恩华雨露重。图书周内史,汾浍晋全封。秀发千寻壁,寒生百炼锋。归时门有戟,惜别更......
  • 送师道知长溪朋友因归省觐省
    羁旅帝城久,逢人青眼稀。闻君又当去,使我益思归。佳色邻乡树,高高望彩衣。春流先自疾,心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