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文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宋·陈师道)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诗意和翻译_诗人
2025-07-26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宋·陈师道)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古诗文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宋·陈师道)
释义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宋·陈师道)
  押屑韵  
谢公中年后,畏与亲友别。
数日怀抱恶,每笑冠缨绝。
生有四方事,死当一语决。
前笑今则悲,吾衰拟何说。
著鞭何必先,倒笔不容掣。
鞭尔辕下驹,万里一改辙。
   其二(宋·陈师道)
祁氏号外府,藏室多异书。
自公有馀力,一览意何如。
为学虽日益,受益不受诬。
正须高著眼,濠梁有游鱼。
   其三(宋·陈师道)
吾友孙子实,爱学吾所畏。
持身如处子,得句有馀味。
交欢艰难际,凛然见名谊。
吾病卧里中,车马日一至。
遣医馈粱肉,忧憙见颜际。
慇勤劝加餐,代我破戒罪。
一别已三秋,君室乃其季。
轮囷见眼中,不作千里外。
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其四(宋·陈师道)
  押纸韵
吾友张文潜,君行乃其里。
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
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
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
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
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
与游今已后,行矣勿停轨。


相关内容:

送李太衡同年出宰襄阳(明·黄圣期)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送李太清给谏抗疏斥还(明·王弘诲)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送李太常早阳兼西涯邃庵三首(明·梁储)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送李太守赴召回京(明·朱升)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送李太守致政归乡(明·杨荣)的原文_翻译_释义_解释及赏析


相关热词搜索: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宋陈师道古诗文诗歌诗词美文古诗文辞典
热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