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蒯司录归京(亮)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徐铉
2025-07-21

送蒯司录归京(亮)

唐代  徐铉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余年道不行。
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送蒯司录归京(亮)翻译及注释

送蒯司录归京(亮)

早年闻有蒯先生,
二十余年道不行。
抵掌曾论天下事,
折腰犹悟俗人情。

老还上国欢娱少,
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
冷风黄叶满山城。

这首诗是唐代徐铉所作的《送蒯司录归京(亮)》。诗意深远,寄托着诗人对蒯司录(亮)的送别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人在早年听闻蒯先生的名声,可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光阴,蒯先生却一直没有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他虽然有过一些对世事的见解,但是却无法实践自己的理念,无法在社会上行之有效。诗人感叹蒯先生在道德品行上的迷失,抵掌表示他曾经议论过一些重要的事情,而折腰则表明他终于明白了俗世之人的情感。

诗中描述了蒯先生年老后回到了京都,然而欢乐的场所却让他感到寥寥无几,因为他已经没有财富去享受这些娱乐了。他在贫穷中凝聚了一点资财,结束了轻率挥霍的日子。作为一位迁徙的客人,他站在流动的江水旁边倍感惆怅,寒风吹过,覆盖了山城的黄叶也让他感到凄凉。

这首诗表达了对蒯先生的送别之情,同时也通过蒯先生的经历反思了人生的意义。蒯先生虽然在道德和思想上有所领悟,但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青春已逝,老去的岁月中只剩下了空虚和无奈。诗人通过描写蒯先生的境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沉浮的感慨,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蒯先生的描写,展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命运的无常。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景色描写也给人以凄凉和寂寞的感觉,增强了诗词的情感表达。整首诗以诗人的思索和感慨为主线,通过对蒯先生的描写展示了人生的无奈和迷茫,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送蒯司录归京(亮)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kuǎi sī lù guī jīng liàng
送蒯司录归京(亮)

zǎo nián wén yǒu kuǎi xiān shēng, èr shí yú nián dào bù xíng.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余年道不行。
dǐ zhǎng céng lùn tiān xià shì,
抵掌曾论天下事,
zhé yāo yóu wù sú rén qíng.
折腰犹悟俗人情。
lǎo hái shàng guó huān yú shǎo, pín jù guī zī jié shù qīng.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qiān kè lín liú bèi chóu chàng, lěng fēng huáng yè mǎn shān chéng.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相关内容:

奉和御制早春

和陈处士在雍丘见寄

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

送周郎中还司

应制赏花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送周味道秀才东归见别依韵
    庭闱劳梦想,孤棹度江关。骏马犹论价,荆蓝且抱还。晚花萦彩服,疏雨映家山。频见春官说,明年待......
  • 和江西肃少卿见寄二首
    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金印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
  • 奉和御制扇
    齐纨新裂月轮全,蝉雀分明彩翠鲜。救暍自符仁主意,扬风须假手中扇。暂遮楼日霞光透,半掩歌唇宝......
  • 和清源太保寄湖州潘郎中
    老大离群一倍愁,谿山风物且淹留。{左酉右昷}成春酒谁斟酌,抄得新书自校雠。莫似牧之矜旷达,须......
  • 景阳台怀古
    后主亡家不悔,江南异工长春。今日景阳台上,闲人何用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