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客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岳
2025-07-21

送客

宋代  方岳  

瘦马孤征雪满衣,山长谁不念庭闱。
灯寒竹屋无人共,月到梅花有梦归。
抵掌相逢连夕语,转头顿党十年非。
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

送客作者简介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送客翻译及注释

《送客》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客人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写,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归乡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瘦马孤征雪满衣,
山长谁不念庭闱。
灯寒竹屋无人共,
月到梅花有梦归。
抵掌相逢连夕语,
转头顿党十年非。
武夷人老君行矣,
莫待墨池春浪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冬天的送别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瘦马背上积满雪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惋惜之情。诗人把瘦马孤征的形象与满身雪的景象相结合,形容了客人离去的孤寂和困苦。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远离家乡的山峦,他问道:“山长谁不念庭闱?”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是山峦也会思念家园的情感,凸显了离别之痛。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冷落的景象,灯火寒冷,竹屋空无一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月亮照耀下的梅花仿佛带给诗人一种遥远的、梦幻的归乡之感。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离别之苦。

在诗的结尾,诗人提到“抵掌相逢连夕语,转头顿党十年非”。这表明诗人与客人的分别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彼此相见时的夜晚交谈已成为难得的宝贵时刻。转头时的离别让人感到心痛,也将这一离别的时间延续到了十年。

最后两句“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表达了诗人对客人归乡的期盼之情。诗人以武夷人(指客人)为喻,表示客人已经年老,应该尽早回家。而“墨池春浪肥”则暗示了等待的时间已经过去太久,应该抓住机会早日归来。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写,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归乡的向往。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孤独、困苦和思念,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整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饱含情感的描写,展示了方岳独特的艺术才华。

送客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kè
送客

shòu mǎ gū zhēng xuě mǎn yī, shān cháng shuí bù niàn tíng wéi.
瘦马孤征雪满衣,山长谁不念庭闱。
dēng hán zhú wū wú rén gòng, yuè dào méi huā yǒu mèng guī.
灯寒竹屋无人共,月到梅花有梦归。
dǐ zhǎng xiàng féng lián xī yǔ, zhuǎn tóu dùn dǎng shí nián fēi.
抵掌相逢连夕语,转头顿党十年非。
wǔ yí rén lǎo jūn xíng yǐ, mò dài mò chí chūn làng féi.
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


相关内容:

上冢

上冢

山中用放翁韵

山中用放翁韵

劝耕


相关热词搜索:送客
热文观察...
  • 送寺丞韩君守新安
    君家集有陆参序,老笔夸张歙大州。三百年来非昔比,二千石喜得今侯。早田已槁曾关念,旧石虽奇不......
  • 送寺丞韩君守新安
    吾州可但佳山水,薰沐诗书自不同。牧守曾留今相国,郡人况有我文公。诸贤雅欲相俎豆,一念底须多......
  • 送章监丞守广信
    近世无佳郡,中朝有此公。再三疑坏证,第一是贪风。野雪深耕耒,春苔蚀缿筒。龚黄只如此,为问玉......
  • 元日雨
    那得工夫作往还,一犁取日破荒湾。春今又绿山中草,酒不能朱镜裹颜。六十只余三岁在,百年亦是霎......
  • 元日雨
    云泥隔断拜年人,天自怜予老病身。荠菜共挑元日雨,梅花未放去年春。风烟不尽惟吾老,造化无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