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真娘墓
朝代:唐代
作者:谭铢
字数:7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古诗内容】
武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萧条尽可悲。
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独题诗。
松柏萧条尽可悲翻译及注释
《真娘墓》是唐代诗人谭铢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深沉哀怨。诗中描绘了武丘山下墓地的景象,山下冢累累,松柏萧条,显得十分凄凉。作者难解世人对欲望的追求,而对真爱的重视却不足,因此在真娘墓前独自题诗,抒发自己对真爱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中,谭铢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外在物质的追求与尊崇,而对真爱和感情的忽视。武丘山下的墓地,冢累累,松柏凋零,形容出一片凄凉的景象,暗示了人们对于欲望和浮华的追求导致了真爱的衰落。诗末,谭铢仰慕而亲近真爱,在真娘墓前题诗,表达了他对真爱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的译文可以表达如下:
真娘墓
武丘山下冢累累,
松柏萧条尽可悲。
何事世人偏重色,
真娘墓上独题诗。
这首诗词通过咏史抒怀的方式,通过描绘墓地凄凉景象,表达了对外在追求与真爱的对立。从整体上来讲,诗意凄凉哀怨,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物质追求过度的现象,以及对真爱和感情的珍视与忽视。谭铢以真娘墓为象征,代表了对真爱和纯洁感情的追求,希望唤起人们对感情的思考与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真娘墓》是一首感情真挚、气氛凄凉的诗词,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真爱的珍视和对社会对物质追求的反思。诗词中的真娘墓象征着纯洁的感情,诗人以此为发散点,呼唤人们对真爱的重视和思考。
松柏萧条尽可悲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