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ì zhàn zhī guó
成语解释: | 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
---|---|
成语出处: | 《商君书 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史记 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例子: |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 |
词语分开解释
四战 : 1.犹言四面受敌。
之国 : 1.前往封地。
之国 : 1.前往封地。
四战之国的网络解释

四战之国指古代赵国,出自《东周列国志》第93回:“(赵)武灵王自念赵北边于燕,东边于胡,西边于林胡、楼烦;与赵为邻,而秦止一河之隔;居四战之地,恐日就微弱。”
战国时期,上将军乐毅为燕昭王扩大疆土,攻占齐国70多座城池,被封为昌国君。燕惠王中了齐国人田单的反间计,乐毅受到诬陷,逃到赵国赵国去。齐国趁机收复失地,燕惠王问乐毅的儿子能否攻赵,乐闲认为赵国是四战之地不宜攻。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四战之国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
漳字组词_怎么组词_开头或结尾及中间的组词
急敛暴征
彰往察来
搜肠润吻
武断专横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