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3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

宋代  苏辙  

此山岩谷不知重,赤眼浮图自一峰。
芒蹻随僧践黄叶,晓光消雪堕长松。
石泉试饮先师锡,午饭归寻下寺钟。
胜处转多浑恐忘,出山惟见白云浓。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翻译及注释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庐山的景色和诗人的游山经历。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此山岩谷不知重,
赤眼浮图自一峰。
芒蹻随僧践黄叶,
晓光消雪堕长松。
石泉试饮先师锡,
午饭归寻下寺钟。
胜处转多浑恐忘,
出山惟见白云浓。

诗意:
这座山的峡谷壮丽而无法计量,
红眼睛看到山峰图景如浮现。
草鞋跟随僧人踏过黄叶,
晨光把积雪融化,滴落在高耸的松树上。
山中的泉水,我试着品尝,仿佛是先师赐予的,
中午回寺庙寻找下山的钟声。
这些胜景转瞬即逝,真怕忘却,
从山上望去,只见浓密的白云。

赏析:
这首诗词以庐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峦、僧人、雪景和泉水等元素,展现了作者的游山心境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中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以及流畅的句式和押韵,使整首诗具有韵律之美。

诗的开篇,描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峡谷的浩渺无边,令人无法估量。接着,诗人以红眼来形容自己,表达了他对山峰景色的强烈感受,仿佛画面浮现在眼前。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僧人穿越黄叶的情景,展示了他与僧人一同游山的经历。晨光照耀下,积雪融化,滴落在高耸的松树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山中的泉水,他试着品尝泉水,仿佛是他的先师赐予的。中午,他回到寺庙,寻找下山的钟声,展现了诗人在山中游历的场景。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胜景的转瞬即逝的担忧,怕自己会忘记这些美景。从山上望去,只能看到浓密的白云,表现出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色和诗人的游山经历,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该诗以其清新的意象、流畅的句子和准确的描写,展现了苏辙优秀的诗歌才华。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拼音读音参考

shū lú shān liú yǐ gōng yuàn wū bì sān jué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

cǐ shān yán gǔ bù zhī zhòng, chì yǎn fú tú zì yī fēng.
此山岩谷不知重,赤眼浮图自一峰。
máng juē suí sēng jiàn huáng yè, xiǎo guāng xiāo xuě duò cháng sōng.
芒蹻随僧践黄叶,晓光消雪堕长松。
shí quán shì yǐn xiān shī xī, wǔ fàn guī xún xià sì zhōng.
石泉试饮先师锡,午饭归寻下寺钟。
shèng chù zhuǎn duō hún kǒng wàng, chū shān wéi jiàn bái yún nóng.
胜处转多浑恐忘,出山惟见白云浓。


相关内容: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庐山宫苑刘顗
热文观察...
  •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
    区区非为己,恳恳欲忘生。力尽心终在,身亡势亦成。遗民抛剑戟,故老半公卿。魏丙生前友,俱传汉......
  • 送张恕朝奉南京签判二首
    朱绂还家罢倚门,留都无事最宜亲。下车趋走惊邻舍,决狱平反慰老人。相见只今多邂逅,旧游他日半......
  •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
    少年真狷浅,射策本粗疏。欲广忠言地,先收众弃余。流离见更化,邂逅奉除书。赵孟终知厥,他人恐......
  • 送张恕朝奉南京签判二首
    楚蟹吴柑初著霜,梁园官酒试羔羊。老如计相非无齿,清似留侯未却粮。杖屦稍通宾客过,殽蔬要遣子......
  • 游锺山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锺山万松碧。杖藜试上宝公龛,众壑秋声起相袭。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练前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