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书灯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18

书灯

宋代  刘克庄  

童子糊新就,笼纱碧色深。
唤回少年梦,照见古人心。
每对忘甘寝,频挑伴苦吟。
与君交到老,莫虑弃墙阴。

书灯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书灯翻译及注释

《书灯》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诗词原文:
童子糊新就,笼纱碧色深。
唤回少年梦,照见古人心。
每对忘甘寝,频挑伴苦吟。
与君交到老,莫虑弃墙阴。

中文译文:
小童涂抹新字,笼罩下碧色更深。
呼唤回少年时的梦,照亮了古人的心灵。
每次相对忘记了甜美的睡眠,频繁地挑灯苦心吟咏。
与你交往到老,不要担心舍弃墙上的阴影。

诗意:
这首诗以书灯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和学问的追求以及与知音共同探索人生的意愿。诗中的童子代表了作者年少时的梦想和追求,笼罩下的深碧色则暗示了文学世界的广阔和深沉。通过点燃书灯,作者以此唤回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感悟到古人的智慧和心灵的共鸣。每次与知音相对,作者都忘记了甜美的睡眠,频繁地熬夜苦心地吟咏,表达了对于学问的执着和对于知识的追求。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与知音的交情可以一起走到老,不必担心舍弃墙上的阴影,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默契。

赏析:
《书灯》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知识的追求,以及与知音共同探索人生的情感。通过书灯的意象,诗人将自己的追求与古人的智慧相联系,展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诗词中的笼罩碧色深和墙上的阴影等意象,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使整首诗词更加富有诗意。诗人表达了与知音相伴的愿望,强调了友情和默契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学问的执着和对于知识的渴望。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于理想和追求的热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友情和青春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书灯拼音读音参考

shū dēng
书灯

tóng zǐ hú xīn jiù, lóng shā bì sè shēn.
童子糊新就,笼纱碧色深。
huàn huí shào nián mèng, zhào jiàn gǔ rén xīn.
唤回少年梦,照见古人心。
měi duì wàng gān qǐn, pín tiāo bàn kǔ yín.
每对忘甘寝,频挑伴苦吟。
yǔ jūn jiāo dào lǎo, mò lǜ qì qiáng yīn.
与君交到老,莫虑弃墙阴。


相关内容:

寿计院族兄

寿昌

示强甫

示沂孙

史稿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书画一首
    大帝昭回奖丛藁,太师行草跋兰亭。箧藏有物为呵护,巾袭令儿掌钥扃。目眚端由书作崇,心痴常怕画......
  • 书堂山
    子厚文章宗,仲涂岂后身。不肯作崑体,宁来牧湘滨。诛茅翠麓颠,日与书卷亲。划去五季衰,挽回六......
  • 书田舍所见
    漠漠晴埃起远畴,占相云日几家愁。细民方虑填中壑,巨室何心堰上流。斩木由来基小衅,浇瓜谁为解......
  • 束岩寺避暑
    若非来寺里,无地避炎蒸。经雨房基润,依山井气冰。榻虚凉睡客,松湿滴归僧。对此专宜静,为诗亦......
  • 司令为牡丹集次坐客韵
    古人曾道四并难,酒量黄花顿觉宽。谁与蔡欧修旧谱,且为姚魏暖春寒。饮狂尚欲簪巾舞,漏尽何妨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