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岘潭山作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字数:5
平仄:平平仄平仄
【古诗内容】
石潭傍隈隩,沙榜晓夤缘。
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鳊。
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
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石潭傍隈隩翻译及注释
诗词:《岘潭(山)作》
石潭傍隈隩,
沙榜晓夤缘。
试垂竹竿钓,
果得查头鳊。
美人骋金错,
纤手脍红鲜。
因谢陆内史,
莼羹何足传。
中文译文:
石潭紧邻隐秘的山谷,
沙滩上黎明时分尚有残露。
试着垂下竹竿钓鱼,
果然获得查头鳊。
美丽的女子高贵华丽,
纤手切下鲜红的肉块。
感谢陆内史的款待,
但莼羹何等珍贵,不足传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岘潭山中的一次垂钓之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首先,诗中描述了石潭紧邻隐秘的山谷,沙滩上还残留着清晨的露水。这一描写表达了山水环境的宜人和清幽。
接着,诗人垂下竹竿去钓鱼,成功地捕到了查头鳊。这里的钓鱼行为象征着诗人追求美好事物的努力和收获。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美人的形象,她骋金错,手指纤细,切下红鲜的肉块。这里通过美人的形象来进一步强调诗中的美与华丽。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陆内史的感谢,但将莼羹的珍贵程度与陆内史的款待相比较,认为莼羹更为珍贵,不足以传颂。这里莼羹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美食,诗人以此来暗示人生中珍贵的事物并非常常可得。
整首诗以深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同时通过垂钓和美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美好事物和珍贵体验的渴望。诗中对于珍贵事物的评价也传达了一种审美观和价值观,即珍贵的事物往往难以得到且不容易被传颂。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孟浩然独特的山水意境和审美情趣。
石潭傍隈隩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