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时世妆-儆戎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3

时世妆-儆戎也

唐代  白居易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时世妆-儆戎也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时世妆-儆戎也翻译及注释

《时世妆-儆戎也》是白居易所作的一首唐诗。它写了当时社会流行的一种妆容,用以警示人们不要忘记战乱时代的艰苦与悲苦。

诗中描述了这种妆容的特点,如不施朱粉,用乌膏涂唇使之显得暗淡无光,用墨画出粗重的眉形,使整个妆容看起来失去了本来的美态,仿佛含有悲伤的哭泣。鬓发没有堆起来的样子,脸上的红妆也没有晕开,显得十分不协调。诗人还提到了自己曾经听说辛弃疾到伊川中被俘时的模样,他用这个形象对比了当时的时尚妆容,表达了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于战乱的忧虑。

这首诗词通过对时尚妆容的描写,展示了社会流行风尚与战乱时代的反差。虽然形式简短,但通过几个简练的词句,传达了诗人对战乱时代的忧虑和对于时尚风气的批判。整首诗是一种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挖苦,同时也是一种对于真实自然之美的追求和赞美。

时世妆-儆戎也拼音读音参考

shí shì zhuāng jǐng róng yě
时世妆-儆戎也

shí shì zhuāng, shí shì zhuāng, chū zì chéng zhōng chuán sì fāng.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shí shì liú xíng wú yuǎn jìn,
时世流行无远近,
sāi bù shī zhū miàn wú fěn.
腮不施朱面无粉。
wū gāo zhù chún chún shì ní, shuāng méi huà zuò bā zì dī.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yán chī hēi bái shī běn tài, zhuāng chéng jǐn shì hán bēi tí.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yuán huán wú bìn duī jì yàng,
圆鬟无鬓堆髻样,
xié hóng bù yūn zhě miàn zhuàng.
斜红不晕赭面状。
xī wén bèi fā yī chuān zhōng, xīn yǒu jiàn zhī zhī yǒu róng.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yuán hé zhuāng shū jūn jì qǔ, jì duī miàn zhě fēi huá fēng.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相关内容:

嘉陵水(此后并通州诗)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闰月

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斯立)

琴操十首·别鹄操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游蓝田山卜居
    脱置腰下组,摆落心中尘。行歌望山去,意似归乡人。朝蹋玉峰下,暮寻蓝水滨。拟求幽僻地,安置疏......
  • 桥亭卯饮
    卯时偶饮斋时卧,林下高桥桥上亭。松影过窗眠始觉,竹风吹雨醉初醒。就荷叶上包鱼鲊,当石渠中浸......
  • 风雨晚泊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
  • 饮致用神麹酒三十韵
    七月调神麹,三春酿绿醽。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试滴盘心露,疑添案上萤。满尊凝止水,祝地落......
  • 塞上逢卢仝
    直到桑干北,逢君夜不眠。上楼腰脚健,怀土眼睛穿。斗柄寒垂地,河流冻彻天。羁魂泣相向,何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