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十七日观潮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7-27

十七日观潮三首

宋代  陈师道  

江水悠悠自在流,向人无恨不应愁。
相逢不觉浑相似,谁使清波早白头。

十七日观潮三首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十七日观潮三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十七日观潮三首》
作者:陈师道(宋代)

江水悠悠自在流,
向人无恨不应愁。
相逢不觉浑相似,
谁使清波早白头。

这首诗描述了观潮的情景,并融入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江水悠悠自在流,
看着它自由自在地流淌。
向人无恨不应愁,
它并不对人们抱怨或忧愁。
相逢不觉浑相似,
当我们相遇时,感觉彼此很相似。
谁使清波早白头,
是什么让这清澈的波浪也变得苍老。

诗意:
这首诗借助观潮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变化,它自在地流淌,不为外界的恩怨和忧愁所困扰。作者通过观察江水,认识到人生中的相遇和别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经历,都会让彼此产生共鸣,仿佛彼此之间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即使是清澈的波浪也会在岁月中逐渐苍老。

赏析:
《十七日观潮三首》这首诗以江水观潮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变化,它自由自在地流淌,不受人情世故的影响,也不为人们的恩怨和忧愁所困扰。作者通过观察江水,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别离,以及彼此之间的共鸣和相似之处。最后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和岁月的不可逆转,即使是清澈的波浪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苍老。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十七日观潮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shí qī rì guān cháo sān shǒu
十七日观潮三首

jiāng shuǐ yōu yōu zì zài liú, xiàng rén wú hèn bù yīng chóu.
江水悠悠自在流,向人无恨不应愁。
xiāng féng bù jué hún xiāng sì, shuí shǐ qīng bō zǎo bái tóu.
相逢不觉浑相似,谁使清波早白头。


相关内容:

十七日观潮三首

离颍

九月九日魏衍见过

九日无酒书呈漕使韩伯修大夫

黄梅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观潮十七日
热文观察...
  • 双樱
    并蔕随宜好,连心著意红。只堪惊老眼,持此与谁同。...
  • 送曹秀才
    甲第衣冠後,东迁岁月侵。情亲期一诺,急病阙千金。孰并还家乐,毋忘在莒心。时能记衰疾,声迹到......
  • 送提刑李学士移使东路
    襟袖从前相向开,倡酬于此未多陪。身更宠辱谈弥胜,路别东西意自哀。隐几忘言终不近,白头青简两......
  • 送欧阳叔弼知蔡州
    颍阴为别悔匆匆,十载相望信不通。晚遇圣朝收放逸,旋遭官禁限西东。又为太守专淮石,剩喜郎君类......
  • 送詹司业
    学舍论交二十年,白头相对固依然。才难孰为吾君惜,果满宁容我辈先。熟路长驱聊缓步,百全一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