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示獠奴阿段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7-28

示獠奴阿段

唐代  杜甫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褭褭细泉分。
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示獠奴阿段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示獠奴阿段翻译及注释

《示獠奴阿段》

山木苍苍落日曛,
竹竿褭褭细泉分。
郡人入夜争馀沥,
竖子寻源独不闻。
病渴三更回白首,
传声一注湿青云。
曾惊陶侃胡奴异,
怪尔常穿虎豹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活在山林中的獠奴(南方少数民族),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诗中以山木苍苍、落日曛暮来描绘山林的景色,以竹竿细泉、郡人争夺馀沥来描绘獠奴们与自然资源的争夺。而獠奴阿段独自寻找水源,却无法听到传声,表现出他的困境和孤独。最后两句则描绘了阿段曾经惊讶于陶侃胡奴的异样,但他自己却常常穿行在虎豹群中,显示出他对于野生动物的熟悉和亲近。

这首诗通过描绘獠奴阿段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獠奴阿段作为少数民族的困境和孤独,以及他们与野生动物的和谐相处。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微小的人物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状态,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示獠奴阿段拼音读音参考

shì liáo nú ā duàn
示獠奴阿段

shān mù cāng cāng luò rì xūn, zhú gān niǎo niǎo xì quán fēn.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褭褭细泉分。
jùn rén rù yè zhēng yú lì,
郡人入夜争馀沥,
shù zǐ xún yuán dú bù wén.
竖子寻源独不闻。
bìng kě sān gēng huí bái shǒu, chuán shēng yī zhù shī qīng yún.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céng jīng táo kǎn hú nú yì, guài ěr cháng chuān hǔ bào qún.
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相关内容:

赠衡岳隐禅师

即事

和裴延龄尚书寄题果州谢舍人仙居

闻颜尚书陷贼中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一作韩翃诗,题下有巡边二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山居
    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闭门留野鹿,分食养山鸡。桂熟长收子,兰生不作畦。初开洞中路,深处转......
  • 偶宿山中忆畅当
    深山夜雪晴,坐忆晓山明。读易罢三卷,弹琴当五更。薜萝枯有影,岩壑冻无声。此夕一相望,君应知......
  • 闲居寄包何
    去名即栖遁,何必归沧浪。种药幽不浅,杜门喧自忘。林眠多晓梦,鸦散惊初阳。片雪幽云至,回风邻......
  • 津梁寺寻李侍御
    禅林绝过客,柱史正焚香。驯鸽不猜隼,慈云能护霜。骢声隔暗竹,吏事散空廊。霄汉期鸳鹭,狐狸避......
  • 寄许炼师(一作戎昱诗)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