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赵蕃
2025-07-21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

宋代  赵蕃  

一代数百年,作者不数人。
桃李非不芳,梅花独清真。
是故吾党士,爱之逾等伦。
诗成欲何属,目断楚江滨。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作者简介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翻译及注释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是宋代赵蕃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四种不同花卉为主题,通过花卉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士人的赞美和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

一代数百年,作者不数人。
桃李非不芳,梅花独清真。
是故吾党士,爱之逾等伦。
诗成欲何属,目断楚江滨。

中文译文:

一个朝代经过几百年,能写出这样的诗人并不多。
桃花梨花并非不美丽,但梅花却独具清真之质。
正因如此,我们的士人对梅花的喜爱超越了一般。
诗词写好了归属何处?目光停留在楚江的岸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四种花卉——桃花、梨花和梅花为对象,以揭示士人的品格和追求为主题。首先,诗人用"一代数百年,作者不数人"这两句表达了优秀诗人的稀缺性,强调了写好诗的难度和珍贵性。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桃花、梨花和梅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之处。桃花和梨花都是美丽的花朵,但梅花却具有清真的品质。这里的"清真"可以理解为纯洁、高雅的意味,梅花因其坚韧、傲冷的性格而被赋予了这样的形象特征。

接着,诗人将这种对梅花的赞美与"吾党士"即士人相联系。他说士人对梅花的喜爱超越了一般,表达出士人对梅花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崇拜。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士人的赞美,将他们与梅花的清高之气相联系。

最后两句"诗成欲何属,目断楚江滨"则表达了诗人写作的困惑和迷茫。他在思考自己的诗作将归属于何处,而目光却停留在楚江的岸边,显示出他对江南风光的眷恋和追思。

这首诗通过对花卉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士人的赞美和思考。作者通过梅花的形象来表达士人的高尚品质,并表达了自己对写作归属和江南景色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意蕴含丰富,通过花卉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人文追求的思考,展示了宋代士人的情怀和境界。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shí èr yuè qī rì bìng tí sì shǒu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

yī dài shù bǎi nián, zuò zhě bù shù rén.
一代数百年,作者不数人。
táo lǐ fēi bù fāng, méi huā dú qīng zhēn.
桃李非不芳,梅花独清真。
shì gù wú dǎng shì, ài zhī yú děng lún.
是故吾党士,爱之逾等伦。
shī chéng yù hé shǔ, mù duàn chǔ jiāng bīn.
诗成欲何属,目断楚江滨。


相关内容: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

上巳

晒蓑亭

晒蓑亭


相关热词搜索:四首七日
热文观察...
  •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
    酒亦不难止,无以寄吾兴。纵然酒可止,诗恐不受命。二者必相须,未易相负胜。所以千载人,不能除......
  • 送陈庆伯三乎
    衢信相望百里间,从来疏阔若为颜。与君既亲亦有故,他日当期数往还。...
  • 送何叔信三首
    几年惆怅荔枝红,妇荐孙擎寿媪翁。我亦得归无此乐,弟兄相对小灯笼。...
  • 送陈庆伯三乎
    闻道君行欲转江,江行此路不胜长。虽然不患无归遗,收拾江山一锦囊。...
  • 送陈庆伯三乎
    君到江南梅正开,折梅称寿亦佳哉。平安傥遇重湖便,并把新诗写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