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示道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1

示道原

宋代  王安石  

久不在城市,少留心怅然。
幽芳可揽结,伫子饮云泉。

示道原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示道原翻译及注释

诗词:《示道原》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久不在城市,
少留心怅然。
幽芳可揽结,
伫子饮云泉。

中文译文:
长期不在城市,
心思不多停留却感怅然。
幽静的芳香可拥抱着,
停留下来饮用天上的泉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示道原》,通过作者对城市生活的疏远和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对宁静、幽深之地的向往和追求。诗中,作者久违城市的喧嚣,少有心思停留,感到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而在幽静的地方,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芳香,这种幽香似乎能够拥抱住他,让他感到舒适和安宁。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在这个地方安静地停留,心灵沐浴在清澈的泉水中,享受宁静和自然的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城市与自然的对比,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追求。王安石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忙,以及个人在城市中的迷失和孤独感。与此相对应的是,他在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宁和满足感。这首诗在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们对自然、宁静和真实生活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疏远和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对宁静、幽深之地的追求和渴望。同时,诗中融入了个人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寻,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蕴。

示道原拼音读音参考

shì dào yuán
示道原

jiǔ bù zài chéng shì, shǎo liú xīn chàng rán.
久不在城市,少留心怅然。
yōu fāng kě lǎn jié, zhù zi yǐn yún quán.
幽芳可揽结,伫子饮云泉。


相关内容:

示宝觉

示报宁长老

秦淮泛舟

平甫如通州寄之

灵山寺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送杜十八之广南
    东南炎海外,寻访又输君。过岭猿啼暖,贪程马送曛。清谈消瘴疠,秀句起烟云。及早来乡荐,朝廷尚......
  • 送李生白华岩修道
    白华岩主是金仙,假作山僧学道禅。珍重此行吾不及,为传消息结因缘。...
  • 送王彦鲁
    北客怜同姓,南流感似人。相分岂相忘,临路更情亲。...
  • 送周仲章使君
    看君东下霅溪船,回首纷纷已五年。簪笔少留吾所望,剖符轻去此何缘。高麾行路穿秦树,骏马归时著......
  • 苏州道中顺风
    北风一夕阻东舟,清早飞帆落虎丘。运数本来无得丧,人生万事不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