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少年游(十之七·林钟商)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柳永
2025-07-25

少年游(十之七·林钟商)

宋代  柳永  

他乡  故人  

帘垂深院冷萧萧。
花外漏声遥。
青灯未灭,红窗闲卧,魂梦去迢迢。
薄情漫有归消息,鸳鸯被、半香消。
试问伊家,阿谁心绪,禁得恁无憀。

少年游(十之七·林钟商)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少年游(十之七·林钟商)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少年游(十之七·林钟商)》。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帘垂深院冷萧萧。
花外漏声遥。
青灯未灭,红窗闲卧,
魂梦去迢迢。
薄情漫有归消息,
鸳鸯被、半香消。
试问伊家,阿谁心绪,
禁得恁无憀。

中文译文:
帘子垂下来,院子里冷冷清清。
花外传来钟声遥远。
青灯未熄,红窗下静静躺着,
心灵在迢迢远去的梦中。
情意浅薄,很难得到归家的消息,
两个鸳鸯被子,半个香味消失。
试问那位在家中的人,
他/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忍受得了这般寂寞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游子的离情别绪和无法归家的苦闷之情。整首诗以冷凄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萧索的院子、遥远的钟声和静静躺在床上的主人公,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首先,帘垂深院冷萧萧,给人一种寒冷凄凉的感觉,暗示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寂静而冷清。

接着,花外漏声遥,表现出游子与家乡的距离遥远,钟声从远处传来,增加了一种别离的悲凉氛围。

青灯未灭,红窗闲卧,描写了主人公在寂寞中度过漫长的夜晚,心灵在梦中远去,暗示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薄情漫有归消息,鸳鸯被、半香消,表达了主人公对归家的渴望,但他的思念和渴望却无法得到满足。鸳鸯被子象征着他与爱人的分离,半香的消失则象征着他与家乡的隔绝。

最后,作者试问伊家,阿谁心绪,禁得恁无憀。这种反问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他询问家人的心情是否与自己一样,是否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寂寞和无聊。

整首诗通过寥寥数语,刻画出游子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以简洁的语言和凄凉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游子无法归家的痛苦和无奈。这首诗词展示了柳永娴熟的描写技巧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使读者能够共鸣并感受到离别的辛酸和思乡之苦。

少年游(十之七·林钟商)拼音读音参考

shào nián yóu shí zhī qī lín zhōng shāng
少年游(十之七·林钟商)

lián chuí shēn yuàn lěng xiāo xiāo.
帘垂深院冷萧萧。
huā wài lòu shēng yáo.
花外漏声遥。
qīng dēng wèi miè, hóng chuāng xián wò, hún mèng qù tiáo tiáo.
青灯未灭,红窗闲卧,魂梦去迢迢。
bó qíng màn yǒu guī xiāo xī, yuān yāng bèi bàn xiāng xiāo.
薄情漫有归消息,鸳鸯被、半香消。
shì wèn yī jiā, ā shuí xīn xù, jìn dé nèn wú liáo.
试问伊家,阿谁心绪,禁得恁无憀。


相关内容:

拂霓裳

菩萨蛮

诉衷情

折杨柳歌辞二首

红窗听(仙吕调)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鲁童谣
    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 奉和再招(一作文燕招润卿)
    飙御已应归杳眇,博山犹自对氛氲。不知入夜能来否,红蜡先教刻五分。...
  • 烟
    燎野焚林见所从,惹空横水展形容。能滋甘雨随车润,不并行云逐梦踪。晴鸟回笼嘉树薄,春亭娇幕好......
  • 清平乐
    清樽泛菊。共剪西窗烛。一抹朱弦新按曲。更遣歌喉细逐。明朝匹马西风。黄云衰草重重。试问剑歌悲......
  • 更漏子
    听寒更,闻远雁,半夜萧娘深院。扃绣户,下珠帘,满庭喷玉蟾人语静,香闺冷,红幕半垂清影。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