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少年行四首·其三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令狐楚
2025-07-21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代  令狐楚  

出征  爱国  壮志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少年行四首·其三作者简介

令狐楚(766或768~837) ,唐代文学家。汉族,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贞元七年 (791)登进士第。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出为华州刺史,拜河阳怀节度使。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宪宗去世,为山陵使,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逝世于山南西道节度使镇上。谥曰文。

少年行四首·其三翻译及注释

翻译
弓箭沐浴着霞光,宝剑照耀着寒霜。
剑起案列的秋风,驰马飞出了咸阳。
国土一角仍沦陷,天子没有收河湟。
这种情况不改变,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
①少年行:古代歌曲名。
②走:跑。咸阳:指京城长安。
③河湟:指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

少年行四首·其三简析

  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小诗,诗中抒发了诗人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极力渲染了诗人青年时期出征的豪迈气概。弓箭在霞光中闪耀着光辉,宝剑照耀着寒霜,在凛冽的秋风之中,诗人驰出了京城,奔赴为国效力的疆场;这里,诗人的自我形象鲜明,报国的豪情壮志表现得十分充分。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用诗的语言表示自己的决心,说只要国家的河追地区没有收复,自己就不打算回头望一望故乡。这比汉代霍去病“句奴未灭,何以为家”(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的话更进了一步。

  这首诗先描写,后抒情,两者结合紧密。诗人把雕弓、宝剑、夜光、秋风,走马等形象集中起来,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描写之中充溢着诗人的报国热情。抒情时,诗人抓住了对国土丧失的痛惜,直述以国为家,先国后家的决心。这首诗语言简炼、生动,节奏感强。

少年行四首·其三拼音读音参考

shào nián xíng sì shǒu qí sān
少年行四首·其三

gōng bèi xiá míng jiàn zhào shuāng, qiū fēng zǒu mǎ chū xián yáng.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wèi shōu tiān zǐ hé huáng dì, bù nǐ huí tóu wàng gù xiāng.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相关内容: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早春

登江中孤屿

菩萨蛮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
  • 多歧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 追者之众?”邻人曰:“多......
  • 水龙吟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 忆王孙·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