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烧火用陈西麓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7-24

烧火用陈西麓韵

宋代  王之道  

烧火驱寒去,衔杯待暖回。
家书万金值,怀抱一时开。
腊雪犹栖树,风光已着梅。
相过随处好,未怪损梅苔。

烧火用陈西麓韵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烧火用陈西麓韵翻译及注释

《烧火用陈西麓韵》是一首宋代王之道的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烧火的场景,表达了温暖和思乡之情。

诗词中的第一句“烧火驱寒去,衔杯待暖回”表达了烧火的目的是为了驱散寒冷,等待温暖的到来。这句诗意呼应了寒冷冬天中人们追求温暖的心情。

第二句“家书万金值,怀抱一时开”表达了家书的重要性和珍贵,同时也抒发了怀念家乡的思绪。家书对于远离家乡的人来说,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之情,它的到来如同一束阳光,温暖了心灵。

接下来的两句“腊雪犹栖树,风光已着梅”用自然景物的比喻来展示季节的变化。腊雪虽然依然停留在树上,但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梅花已经盛开。这种对比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也表达了岁月更迭的无常。

最后两句“相过随处好,未怪损梅苔”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欣赏和对友谊的赞美。无论在何处相逢,都能欣赏到美景和花朵的盛开。即使梅花上沾满了青苔,也不会嫌弃它的损伤,这里蕴含着对友情坚韧和包容的态度。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烧火、家书、自然景物和友情,表达了温暖、思乡和美好的情感。它展示了人们对温暖的追求,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诗词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温暖和美好的场景,唤起了读者对家乡和友谊的共鸣。

烧火用陈西麓韵拼音读音参考

shāo huǒ yòng chén xī lù yùn
烧火用陈西麓韵

shāo huǒ qū hán qù, xián bēi dài nuǎn huí.
烧火驱寒去,衔杯待暖回。
jiā shū wàn jīn zhí, huái bào yī shí kāi.
家书万金值,怀抱一时开。
là xuě yóu qī shù, fēng guāng yǐ zhe méi.
腊雪犹栖树,风光已着梅。
xiāng guò suí chù hǎo, wèi guài sǔn méi tái.
相过随处好,未怪损梅苔。


相关内容:

上巳日阻雨和王冲之韵

山茶

清江曲追和鲁直韵

秋晚采菊和徐伯远

菩提院


相关热词搜索:西麓烧火
热文观察...
  • 书源上人壁
    丹枫黄槲壮秋容,诘曲僧房一径通。塔似道人飞白笔,开窗还见倚晴空。...
  • 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
    屈指宣和岁在辰,於今四十有三春。吾家又得莱追继,丛桂从兹不乏人。...
  • 送陈南仲守象州
    熊轼朱轓照野明,知君今赴象山行。荣观共作叹嗟语,静念独伤离别情。畏景逼人才数日,修涂计此始......
  • 送道觉游天童山
    小雨新晴接重九,猎猎西风振衰柳。二禅过我欲东游,为说偕行得衣友。天童老人笑垂手,应问师来欲......
  • 题大龙寺
    万松邀我上崔嵬,入寺山屏次第开。无说欲知真说法,松声还送出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