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山中早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景熙
2025-07-24

山中早行

宋代  林景熙  

短策穿幽径,山樵半掩扉。
月斜林影薄,石尺水声微。
一犬隔篱吠,孤僧何处归。
相逢松下立,风露满秋衣。

山中早行作者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山中早行翻译及注释

《山中早行》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踏上山间小径,
山樵的住所半掩着门扉。
月亮斜挂,林影变得稀薄,
石头小溪发出微弱的声音。
一只狗透过篱笆吠叫,
孤僧不知归去何处。
在松树下相遇停立,
秋风和露水洒满了衣衫。

诗意:
《山中早行》通过描绘清晨时分在山中行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述了山中的小径、山樵的住所、月亮的斜挂、林影的稀薄、石头小溪的声音等细节,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深远的山野意境。

赏析:
《山中早行》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痴迷和对人生的思索。清晨的山野景色令人心旷神怡,诗人途中遇到了山樵和一只狗,描绘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孤僧的归去之处成为诗人的思考焦点,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追求的方向不定。最后,诗人与他人在松树下相遇,彼此分享着风露秋意,寓意着在自然的怀抱中,人们可以找到共鸣和慰藉。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山野的宁静和美好。作者运用简练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有机地结合,给人以深远的思考空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早行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同时也唤起人们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山中早行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zǎo xíng
山中早行

duǎn cè chuān yōu jìng, shān qiáo bàn yǎn fēi.
短策穿幽径,山樵半掩扉。
yuè xié lín yǐng báo, shí chǐ shuǐ shēng wēi.
月斜林影薄,石尺水声微。
yī quǎn gé lí fèi, gū sēng hé chǔ guī.
一犬隔篱吠,孤僧何处归。
xiāng féng sōng xià lì, fēng lù mǎn qiū yī.
相逢松下立,风露满秋衣。


相关内容:

山阴秋怀

僧门

秋日言怀次韵

瑞安院

秦吉了


相关热词搜索:山中
热文观察...
  • 神山寺访僧
    独客无清伴,高僧住别村。空山卓锡影,断石系舟痕。风细松生籁,沙虚竹走根。小亭间坐久,落日啸......
  • 舜庙
    声断薰弦万壑幽,三千年事水空流。衮衣剥落星辰古,野庙凄凉鹿豕秋。孝友风微惟故井,神明胄冷尚......
  • 宋武帝居今为寿丘寺
    青衣梦破满林烟。一掷乾坤亦偶然。僧屋翠微看月上,江上犹似永初年。...
  • 苏小小墓
    歌扇风流忆旧家,一丘落月几啼鸦。芳魂不肯为黄土,犹幻燕支半树花。...
  • 宿七里滩
    寥落空江上,买鱼开酒尊。乱山含雪意,孤艇寄枫根。滩近不成梦,鸿飞欲断魂。偶呼英帽语,一犬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