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山中贻同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07-27

山中贻同志

唐代  杜荀鹤  

君贫我亦贫,为善喜为邻。
到老如今日,无心愧古人。
闭门非傲世,守道是谋身。
别有同山者,其如未可亲。

山中贻同志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山中贻同志翻译及注释

《山中贻同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坦然和守正的态度,展示了他对贫困和为善的理解。

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君贫我亦贫,
你贫穷我也贫,
为善喜欢与邻。
善良的行为和乐于与人为善。

到了老年如今这一天,
到了晚年就像今天,
无心愧愧古人。
内心没有愧疚古人,
对得起前人的道德标准。

闭门非傲世,
关上门不是傲视世俗,
守道是谋身。
坚守道义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身份和尊严。

别有同山者,
有别的和我一样山中居住的人,
其如未可亲。
但是他们也许不值得交往。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坦然面对贫困:作者表示自己贫穷与他人贫穷没有区别,以此表达对财富的看法,将贫富视为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经历,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贫困。

2. 为善与邻:作者强调了为善的重要性,喜欢与邻里和睦相处。这种观念表明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3. 守道谋身:作者主张守持道义,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以保全自己的身份和尊严。这种态度反映了作者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以及对道德自律的重视。

4. 对同山者的看法:作者提到了同山的人,暗示了有类似志向和追求的他人存在。然而,作者认为这些人可能并不值得交往,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品德或行为上与作者存在差异。

通过这首诗词,杜荀鹤表达了自己对贫困、为善、守道和人际关系的思考。他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贫困,强调为善和与邻的重要性,主张守持道义以保全自己的身份和尊严。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

山中贻同志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yí tóng zhì
山中贻同志

jūn pín wǒ yì pín, wéi shàn xǐ wèi lín.
君贫我亦贫,为善喜为邻。
dào lǎo rú jīn rì, wú xīn kuì gǔ rén.
到老如今日,无心愧古人。
bì mén fēi ào shì, shǒu dào shì móu shēn.
闭门非傲世,守道是谋身。
bié yǒu tóng shān zhě, qí rú wèi kě qīn.
别有同山者,其如未可亲。


相关内容:

投宣谕张侍郎乱后遇毗陵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虢州涧东村居作

近试投所知

冬末自长沙游桂岭留献所知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秋江雨夜逢诗友
    故友别来三四载,新诗吟得百馀篇。夜来江上秋无月,恨不相逢在雪天。...
  • 投节度邢公
    西风昨夜坠红兰,一宿邮亭事万般。无地可耕归不得,有恩堪报死何难。流年怕老看将老,百计求安未......
  • 观棋
    对面不相见,用心同用兵。算人常欲杀,顾己自贪生。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赢。有时逢敌手,当局到......
  • 乱后送友人归湘中
    家枕三湘岸,门前即钓矶。渔竿壮岁别,鹤发乱时归。岳暖无猿叫,江春有燕飞。平生书剑在,莫便学......
  • 和高秘书早春对雪登楼见寄之什
    天有惜花意,恐花开染尘。先教微雪下,始放满城春。且醉登楼客,重期出郭人。因酬郢中律,霜鬓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