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9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

唐代  白居易  

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翻译及注释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

劳师送我下山行,
此别何人识此情。
我已七旬师九十,
当知后会在他生。

中文译文:
佛光和尚在山下送我离开,
这次分别有谁能理解我的情感。
我已经七旬,师傅已经九十,
我们应该知道,下次再见将是在来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给佛光和尚写的别离之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将来相聚的期盼。诗中,白居易称呼佛光和尚为“师”,显示了他对佛光和尚的尊敬之情。佛光和尚为了送白居易离开山下,不顾劳累,表现出他对白居易的深厚情谊。诗人在表达分别的同时,也让读者对佛光和尚的为人和境界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两句“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表明了白居易老去的年纪以及对来世重逢的期盼。通过这首诗,白居易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师傅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以及对来世再相聚的期盼,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典雅情怀。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xià liú bié fó guāng hé shàng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

láo shī sòng wǒ xià shān xíng, cǐ bié hé rén shí cǐ qíng.
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
wǒ yǐ qī xún shī jiǔ shí, dāng zhī hòu huì zài tā shēng.
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


相关内容:

题谢公东山障子

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

幽居早秋闲咏

和李相公留守题漕上新桥六韵(同用黎字)

听歌六绝句·乐世(一名六么)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题文集柜
    破柏作书柜,柜牢柏复坚。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前后七十卷,小大三......
  • 自喜
    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自喜谁能会,无才胜......
  • 早热
    畏景又加旱,火云殊未收。篱暄饥有雀,池涸渴无鸥。岸帻头仍痛,褰裳汗亦流。若为当此日,迁客向......
  • 自问
    依仁台废悲风晚,履信池荒宿草春。自问老身骑马出,洛阳城里觅何人。...
  • 令公南庄花柳正盛,欲偷一赏,先寄二篇
    最忆楼花千万朵,偏怜堤柳两三株。拟提社酒携村妓,擅入朱门莫怪无。可惜亭台闲度日,欲偷风景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