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杀麦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9

杀麦二首

宋代  苏辙  

雨後麦多病,庾中蛾欲飞。
不辞终日暑,幸脱半年饥。
潦水来何暴,秋田望已微。
农夫愚可念,此报定谁非。

杀麦二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杀麦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杀麦二首》

雨後麦多病,
庾中蛾欲飞。
不辞终日暑,
幸脱半年饥。

潦水来何暴,
秋田望已微。
农夫愚可念,
此报定谁非。

中文译文:
雨后麦田林中的庄稼遭受了病害,
庾中的蛾儿欲欲展翅飞翔。
他们不怕长时间忍受酷暑的折磨,
幸运地摆脱了半年的饥饿。

急流的水从何而来这样猛烈地冲击,
向着秋田的希望已经变得微弱。
农夫们的愚昧让人深感惋惜,
这样的报应应该归咎于谁呢?

诗意与赏析:
《杀麦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农田中的不幸和农夫们的困境。首先,雨后麦田中的庄稼遭受了病害,这反映了农民的劳动成果受到了破坏,他们的辛勤劳动化为泡影。接着,诗中提到庾中蛾欲飞,意味着农夫们期待着收获的到来,希望他们的努力能够得到回报。

然而,诗中描述的情景并不乐观。农夫们不辞辛劳地忍受着酷暑,幸运地避免了半年的饥荒,但他们面临着新的问题。急流的水势汹涌而来,给农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而秋田的希望也变得微弱。这里通过自然的力量,表达了农田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农夫们的努力并不能保证收成的丰收,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可能会化为泡影。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苏辙对农夫们的愚昧和困境的思考。他认为农夫们的愚昧令人感到惋惜,他们的无知和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使得他们无法摆脱困境。诗中的最后一句是一个反问,询问这样的报应应该由谁来承担。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农民处境的思考和关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田的不幸和农夫们的困境,以及对农民处境的思考,表达了苏辙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它通过自然和人类的形象,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命运的力量时所面临的无奈和困境,同时也呼唤着社会对农民的关怀和支持。

杀麦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hā mài èr shǒu
杀麦二首

yǔ hòu mài duō bìng, yǔ zhōng é yù fēi.
雨後麦多病,庾中蛾欲飞。
bù cí zhōng rì shǔ, xìng tuō bàn nián jī.
不辞终日暑,幸脱半年饥。
lǎo shuǐ lái hé bào, qiū tián wàng yǐ wēi.
潦水来何暴,秋田望已微。
nóng fū yú kě niàn, cǐ bào dìng shuí fēi.
农夫愚可念,此报定谁非。


相关内容:

杀麦二首

盆池白莲

秋旅

木冰

梦中咏醉人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
热文观察...
  • 上元不出
    春寒未脱紫貂裘,灯火催人夜出游。老厌歌锺空命酒,病嫌风露怯登楼。拥怉坐睡曾无念,结客追欢久......
  • 上元後一日观灯寄王四
    城头月减一分圆,城里人家万炬然。紫陌群游逢酒住,红裙醉舞向人妍。且为行乐终今夕,共道重来便......
  • 石盆种菖蒲甚茂忽开八九华或言此华寿祥也远
    石贫攒石养菖蒲,沮洳沙泉韮叶铺。世说华开难值偶,天将寿考报勤劬。心中本有长生药,根底暗添无......
  • 施崇宁寺马
    南归闭门万事了,病卧常多起常少。未用田间下泽车,何须枥上追风骠。乡人记我少年日,滇马为致风......
  •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八次前韵三首之三
    浊醪能使客忘家,屈指归期已有涯。鱼化昨宵惊细雨,鹿鸣他日饮寒花。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