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ǎn bīng yóu yǒng
成语解释: | 原指没有统率的逃散兵士。现也指没有组织到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当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散,不能读作“sàn”。 |
成语辨形: | 勇,不能写作“泳”。 |
成语辨析: | ~和“残兵败将”都可指被战败的军队。但~着重强调“散”、“游”;指军队没有组织性;纪律性;行动散乱;而“残兵败将”着重强调“残”;“败”指败得很惨的军队。“残兵败将”还可以称在竞赛中失败的对方;而~不能。 |
近义词: | 残兵败将 » |
反义词: | 坚甲利兵 » |
成语例子: | 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
词语分开解释
散兵 : 1.溃散的兵士。
2.指旧时军队中供差役而非正式编制的兵士。
3.军事用语。指采用一种分散队伍或单兵进行作战的形式。
游勇 : 1.失去统属的逃散的兵士。勇,清代指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亦泛指士兵。
游勇 : 1.失去统属的逃散的兵士。勇,清代指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亦泛指士兵。
散兵游勇是什么意思

(1) ∶无人指挥的逃散的士兵
(2) ∶指无组织的独自行动的人
(3) ∶指没有固定职业的人
国语辞典本指逃散无统属的兵士。后借指不属于团体,而独自行动的人。如:「旧时地方为了保卫乡里,常常招募散兵游勇,以护卫乡里。」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散兵游勇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
逢衣浅带
旋字组词_怎么组词_开头或结尾及中间的组词
乖僻邪谬
秕言谬说
私情密语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