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字数:4
拼音:rú yǐ hóng zé
平仄:平仄平平
【古诗内容】
河右澶漫,顽为之魁。
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
上聋下聪,骜不可回。
助仇抗有德,惟人之灾。
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
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
濡以鸿泽,皇之圣。
威畏德怀,功以定。
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
濡以鸿泽翻译及注释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轨保河右师临之…河右平第七》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描述了唐朝时期,河右地区困扰河水泛滥、民不聊生的局面,以及李轨率领辽右的师军遏制洪水的艰难过程。
诗中言归正传,河右地区水患困扰已久,一直没有解决的办法。王师派遣到此地,犹如雷震般的威力,但仍然无法彻底消除水患问题。高层领导对于这个问题听而不闻,下属又难以领悟问题的关键所在。即使有一些有德行的官员,他们也被左右逢源的受贿行为所削弱,只能望仁如何解决问题。
然而,最终李轨迎难而上,带领部队拼死抵抗,战胜了洪水。最后,他以仁慈的态度对待全体受灾百姓,以正义的行为赢得了他们的感激和尊重。他的威慑使得其他人对他的企图消逝殆尽,他的威慑使得人们对他的信心倍增。顺理而行,万物皆得到满足。
这首诗表达了柳宗元对于领导者应当有正确的才能和道德品质的思考。领导者应该具备清晰的目标和智慧的决策能力,同时也应该具备使全体受灾人们受益的慈悲心态。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抗,间接地批评了当时许多领导者的无能和因循守旧的态度。柳宗元呼吁领导者要有担当和勇气,同时也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和推崇那些真正带给社会利益和安宁的领导者。
濡以鸿泽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