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驱车我正劳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5

驱车我正劳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荆州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字数:5  
平仄:平平仄仄平  

【古诗内容】
太守王夫子,山东老俊髦。
壮年闻猛烈,白首见雄豪。
食雁君应厌,驱车我正劳
中书有安石,慎勿赋离骚。

驱车我正劳翻译及注释

《荆州十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他在荆州担任太守期间的生活和心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守王夫子,山东老俊髦。
壮年闻猛烈,白首见雄豪。
食雁君应厌,驱车我正劳。
中书有安石,慎勿赋离骚。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在荆州担任太守时的生活和感受。开头提到了荆州的太守王夫子,他是个来自山东的老而有风度的人。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轻时听闻过许多英勇事迹,而如今已经年过半百,才真正见到了雄豪的风采。诗人自称"我",表示自己饮食不如太守丰盛,驱车劳累,与太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苏轼劝告中书(指官僚文人)的同僚们,特别是安石(指北宋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不要再模仿屈原的离骚,应该慎重对待文学创作。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太守和自己的生活状况,展示了苏轼对现实的思考和感慨。太守王夫子被描绘成一个风度翩翩的老者,代表了世俗权贵的形象,而诗人自己则是一个默默奉公的官员。诗人感叹自己年轻时听闻过的英雄壮举,如今已经老去,才真正见到了真正的豪杰。这里有一种对年华易逝的感慨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在诗的末尾,苏轼提到了中书和安石,表达了对文人的忠告。他警告同僚们不要盲目追随古人的文学典范,不要轻易模仿屈原的《离骚》。这一部分可以理解为苏轼对于文学的态度和观点的表达。他认为文学应该现实而自由,不能被僵化的规则束缚,应该注重现实生活的表达和反映。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太守和诗人的对比,同时表达了苏轼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文学的态度。这首诗词在一些程度上展示了苏轼的智慧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境遇的理解和对时代风尚的批评。

驱车我正劳拼音读音参考

jīng zhōu shí shǒu
荆州十首

tài shǒu wáng fū zǐ, shān dōng lǎo jùn máo.
太守王夫子,山东老俊髦。
zhuàng nián wén měng liè, bái shǒu jiàn xióng háo.
壮年闻猛烈,白首见雄豪。
shí yàn jūn yīng yàn, qū chē wǒ zhèng láo.
食雁君应厌,驱车我正劳。
zhōng shū yǒu ān shí, shèn wù fù lí sāo.
中书有安石,慎勿赋离骚。


相关内容:

白首见雄豪

壮年闻猛烈

太守王夫子

山东老俊髦

日暮江天静


相关热词搜索:驱车我正劳
热文观察...
  • 食雁君应厌
    太守王夫子,山东老俊髦。壮年闻猛烈,白首见雄豪。食雁君应厌,驱车我正劳。中书有安石,慎勿赋......
  • 中书有安石
    太守王夫子,山东老俊髦。壮年闻猛烈,白首见雄豪。食雁君应厌,驱车我正劳。中书有安石,慎勿赋......
  • 慎勿赋离骚
    太守王夫子,山东老俊髦。壮年闻猛烈,白首见雄豪。食雁君应厌,驱车我正劳。中书有安石,慎勿赋......
  • 残腊多风雪
    残腊多风雪,荆人重岁时。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爆竹惊邻鬼,驱傩聚小儿。故人应念我,相望各......
  • 高飞不可驯
    北雁来南国,依依似旅人。纵横遭折翼,感恻为沾巾。平日谁能挹,高飞不可驯。故人持赠我,三嗅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