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七月十七夜五更起坐至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7-25

七月十七夜五更起坐至旦

宋代  陆游  

秋容淡如水,昨暮到江城。
世事违高枕,年华入短檠。
书中固多味,身外尽浮名。
倚壁方清啸,蓬窗已送明。

七月十七夜五更起坐至旦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七月十七夜五更起坐至旦翻译及注释

《七月十七夜五更起坐至旦》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容淡如水,昨暮到江城。
世事违高枕,年华入短檠。
书中固多味,身外尽浮名。
倚壁方清啸,蓬窗已送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七月十七的夜晚从五更起床坐到天亮的情景。诗人以淡淡的秋容比喻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他觉得世事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背道而驰,年华也在不经意间流逝。他认为书中的学问和知识才是真正有味道的,而身外的名利只是虚浮的。诗人在寂静的壁边清啸,窗外的蓬窗已经透过了晨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秋容淡如水的景象,抒发了内心的淡泊和超脱之情。他觉得世事变迁与自己的理想有所违背,时间的流逝使他感到年华匆匆。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是书中的学问和知识,而追逐名利只是一种虚浮的追求。诗人倚壁清啸,表达了他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于理想的追求。而蓬窗送明的描写则展示了一个新的开始,一种希望和光明的到来。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的对立和矛盾的思考。他以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淡泊和超然,以及对于学问与知识的珍视。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普遍的人生哲理,引发读者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七月十七夜五更起坐至旦拼音读音参考

qī yuè shí qī yè wǔ gēng qǐ zuò zhì dàn
七月十七夜五更起坐至旦

qiū róng dàn rú shuǐ, zuó mù dào jiāng chéng.
秋容淡如水,昨暮到江城。
shì shì wéi gāo zhěn, nián huá rù duǎn qíng.
世事违高枕,年华入短檠。
shū zhōng gù duō wèi, shēn wài jǐn fú míng.
书中固多味,身外尽浮名。
yǐ bì fāng qīng xiào, péng chuāng yǐ sòng míng.
倚壁方清啸,蓬窗已送明。


相关内容:

七月十一日见落叶

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

平水小憩

暮行

明日午睡至暮复次前韵


相关热词搜索:五更七月十七
热文观察...
  • 起晚自嘲
    辛苦一生何所获,老向东阡与南陌。头眩眼暗牙齿疏,能作人间几时客?尔来偷惰更可笑,卧听场中打......
  • 千峰榭宴坐
    苍寒千叠拥官居,吏退凭高乐有余。尽日烟云穷变化,入秋草木渐凋疏。朱弦静按新传谱,黄卷闲披累......
  • 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
    城南城北如铺雪,原野家家种荞麦。霜晴收敛少在家,饼饵今冬不忧窄。胡麻压油油更香,油新饼美争......
  • 青羊宫小饮赠道士
    青羊道士竹为家,也种玄都观里花。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药罏宿火荧荧暖,醉袖迎风猎......
  • 晴窗读书自勉
    今日雪始晴,遶舍鸟乌乐。老来少睡眠,虽病亦早作。岂无案上书,可与共寂寞。弦歌始风雅,次第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