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起夜来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刘基
2025-07-24

起夜来

明代  刘基  

微月就没银河烂,城乌哑哑夜将半。
忧愁不寐揽衣起,仰看明星坐待旦。
威弧历落连天狼,两旗欲动风不扬。
槐根王侯梦未觉,岂知鸡声堪断肠。

起夜来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起夜来翻译及注释

《起夜来》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微弱的月光照不亮银河,城市的夜晚已过半。忧愁困扰,无法入眠,搂起衣裳起身,仰望明亮的星星,坐等天亮的到来。威武的弓箭星象已经落下,两面旗帜欲动却无风扬。槐树下,王侯们还沉浸在梦境中,怎知鸡鸣声能刺断人的肠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微弱的月光无法照亮银河,城市的夜晚已接近半夜,此时诗人因忧愁而无法入眠,只能起身搂起衣裳,仰望明亮的星星,静候黎明的到来。诗中提到的弓箭星象落下和旗帜欲动却无风扬,隐喻了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的局势。而槐树下的王侯们还沉浸在梦境中,对即将来临的变局毫无察觉,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中的忧愁和无奈之情。

赏析:
《起夜来》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隐喻,将自然景物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微月、银河、城乌哑哑等形象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凝练。诗中的槐根王侯和鸡声断肠,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悲悯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时代动荡的担忧。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明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迷茫与无奈,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并引发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起夜来拼音读音参考

qǐ yè lái
起夜来

wēi yuè jiù méi yín hé làn, chéng wū yā yā yè jiāng bàn.
微月就没银河烂,城乌哑哑夜将半。
yōu chóu bù mèi lǎn yī qǐ, yǎng kàn míng xīng zuò dài dàn.
忧愁不寐揽衣起,仰看明星坐待旦。
wēi hú lì luò lián tiān láng, liǎng qí yù dòng fēng bù yáng.
威弧历落连天狼,两旗欲动风不扬。
huái gēn wáng hóu mèng wèi jué, qǐ zhī jī shēng kān duàn cháng.
槐根王侯梦未觉,岂知鸡声堪断肠。


相关内容:

气出唱

从军五更转(五首)

从军五更转(五首)

从军五更转(五首)

从军五更转(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夜来
热文观察...
  • 从军五更转(五首)
    五更星斗稀,霜叶光烂烂。健儿争先起,拂拭宝刀看。...
  • 无愁果有愁曲
    君不见陈家天子春茫茫,后庭玉树凝冷光。楼船江上走龙阵,宫中只报平安信。酒波滟滟蒸粉香,暖翠......
  • 节妇吟
    凄切复凄切,绿萍初生池水竭。兰根压霜芽不茁,春风泠泠逐秋月。蓼虫食苦甘如酒,卷葹虽生心已朽......
  • 冬暖行
    孟冬十月暖,桃李花盛开。胡蝶草间出,飞上花枝来。蝶知爱花为花出,不知冬暖无多日。霜风一夕花......
  • 江上曲
    江上风吹沙石走,江中涛浪如牛吼。鄂君绣被寒无香,江水不如残夜长。...